用户提问似乎是在寻求关于非吸(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业务员在离职两年后被判决的具体案例,以及他们可能面临的法律责任。他们可能关心的是此类行为的追诉时效、离职对定罪的影响、相关法律规定、量刑标准以及此类案件的司法实践。以下是从资深律师的角度进行的分析:
1. 追诉时效:根据《刑法》第87条,对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追诉时效一般为5年。如果该业务员在离职后的两年内未被发现,理论上不应再受到刑事追诉。但如果在此期间有人举报或有其他证据表明犯罪行为仍在继续,追诉时效可能会延长。
2. 离职与定罪:离职并不影响其在职期间的犯罪行为定性。只要犯罪事实成立,即使离职,仍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但可能会影响量刑,因为离职后不再担任职务,可能视为犯罪停止状态,减轻处罚的可能性较大。
3. 法律规定:《刑法》第176条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如果离职后的行为构成犯罪,依然适用此条款。
4. 量刑考虑:法院在量刑时会综合考虑犯罪金额、犯罪次数、犯罪手段、社会危害程度、犯罪后的态度等因素。由于离职,可能酌情从轻处罚。但具体量刑还需看案件详情和法官裁决。
5. 司法实践:此类案例在司法实践中并不罕见,但每个案件都有其独特性。判决结果会根据具体案情、证据和当地司法解释来确定。没有具体的案例提供,无法给出确切的判决结果。
总结:离职并不自动豁免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刑事责任,但可能影响量刑。追诉时效、犯罪事实、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是决定最终判决的关键因素。对于这类问题,建议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最准确的法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