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提出的问题“p2p非吸借款人只还本金”主要关注的是在P2P(Peer-to-Peer)借贷平台涉及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情况下,借款人的法律责任和还款义务。具体而言,用户想要了解的是,在平台违法的前提下,借款人是否只需偿还本金,而不承担利息或其他费用,以及这一行为的法律依据和可能的法律后果。
### 1.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定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这包括未经依法批准,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出具凭证,承诺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活动。
### 2. **借款人的法律责任**
借款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参与此类交易,通常不会被直接认定为犯罪,但其与平台之间的借贷合同因违法而可能被视为无效或部分无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六条规定,无效的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然而,第五十八条规定,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
### 3. **还款责任的确定**
基于上述法律规定,如果P2P平台的借贷行为被确认为非法,借款人理论上只需要返还其实际获得的资金,即本金,而不包括非法约定的利息。但实际操作中,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判断,考虑借款人的知情程度、合同的具体条款等因素。
### 4. **保护投资者权益**
尽管借款人可能仅需偿还本金,但法律同时保护投资人的合法权益。司法实践中,可能会通过资产清算、追缴违法所得等方式,尽可能使投资人得到一定程度的补偿。
### 5. **法律程序与调解**
解决此类纠纷通常需要通过法律程序,包括民事诉讼或在有的情况下通过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借款人和投资者双方可能也会在司法机关的指导下进行调解,以达成和解方案。
### 总结
在P2P平台涉及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情况下,借款人原则上可能只需归还本金,这是因为违法的借贷合同被认为是无效的。然而,具体案件的处理会复杂得多,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借款人的主观认知、合同的有效性以及司法机关的最终裁决。法律处理过程中,重点在于平衡保护投资者利益与合理减轻借款人不当责任,确保法律的公平正义。每个案例的处理都会依据具体情况,因此,建议涉及此类问题的当事人寻求专业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