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的问题主要聚焦在两个关键点:一是P2P公司的立案标准是否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以下简称“非吸”)相关;二是对于涉及此类案件的人员,他们的法律责任和处理方式是怎样的。以下是根据中国现行法律规定,对这两个问题进行的详尽解答。
1. P2P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界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的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这包括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承诺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行为。
2. 责任主体的确定:
在P2P公司中,可能涉及的主要责任人员包括公司法定代表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根据《刑法》规定,上述人员如果明知公司从事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活动,仍积极参与并从中获利,都将被视为犯罪行为的共犯。
3. 法律责任:
对于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个人或单位,将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4. 民事赔偿责任:
一旦被定性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受害者有权要求返还本金及利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集资参与人的本金应当依法予以返还。
5. 行政处罚:
根据《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第十九条,非法金融机构的财产,除按照国家规定用于安置职工和清退集资外,一律没收,上缴国库。
总结:P2P公司若违反法规,擅自吸收公众存款,可能会被认定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相关人员,如公司高层和直接责任人,可能面临刑事责任、民事赔偿责任以及行政处罚。在此情况下,应由司法机关调查确认事实,依照法律规定进行裁决。作为法律顾问,会根据具体情况提供辩护策略和法律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