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的问题似乎涉及P2P(Person-to-Person)平台的员工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而被定罪的情况。用户可能关心的是这一行为的具体定义、适用的法律规定、如何界定犯罪行为、员工的责任以及相关的法律责任。以下是从资深高级律师的角度对此进行的五个方面的详细分析:
1.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定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的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是指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承诺还本付息的行为。
2. 相关法律规定《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 界定犯罪行为判定是否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关键看是否满足三个条件:一是未经监管部门批准;二是向不特定的社会公众吸收资金;三是承诺还本付息。在P2P平台上,如果公司或其员工明知平台未获得许可,却依然进行此类活动,就有可能触犯此罪。
4. 员工责任员工的责任取决于他们在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过程中的角色和参与程度。如果是知情并且积极参与的,如推广、招揽投资者等,可能会被视为共犯。根据《刑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对于主犯,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5. 法律责任如果被判有罪,根据《刑法》规定,将面临相应的刑事处罚,包括但不限于有期徒刑、拘役和罚金。同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还会对违法所得予以追缴,并对受害者损失进行赔偿。
总结:P2P平台员工是否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需视具体情况而定,主要考察他们是否明知平台违规操作,以及在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一旦定罪,将面临法律的严厉惩罚。因此,任何金融从业人员都应确保其业务符合法律法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