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的问题主要关注的是P2P法人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以下简称“非吸”)的情况下,是否有可能获得取保候审。取保候审是一种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允许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暂时离开羁押场所,但需遵守一定条件的制度。用户希望了解在这种特定情况下,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能否适用这一制度。
以下是五个方面的详细分析: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对于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都可以取保候审。因此,如果P2P法人的代表符合这些条件,理论上可以申请取保候审。
2. 社会危险性评估:
在决定是否批准取保候审时,法院会考虑嫌疑人或被告人是否存在潜逃风险、继续犯罪的风险以及对证人、被害人进行报复的风险等。如果P2P法人及其代表没有此类风险,更有可能被准予取保候审。
3. 案件性质与金额:
非吸案件通常涉及大量资金和众多受害者,这可能增加法院认为存在社会危险性的可能性。然而,具体金额、受害者数量及是否积极赔偿等因素也可能影响取保候审的决定。
4. 合作态度与悔罪表现:
如果P2P法人及其代表能够积极配合调查,主动退还非法所得,并表现出真诚的悔罪态度,可能会提高取保候审的可能性。
5. 法律援助与辩护:
聘请专业的法律顾问,提供有力的辩护意见,解释取保候审的理由,以及制定相应的保证措施,都有助于提高取保候审的成功率。
总结:P2P法人涉嫌非吸的情况下,其代表或主要负责人并非不能申请取保候审,但是否批准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但不限于法律规定、社会危险性评估、案件具体情况、合作态度和法律援助等。最终决定权在于司法机关,他们会根据具体情况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