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的问题主要聚焦于两个关键点:一是理财定性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二是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投入的本金是否能够追回。以下是从五个方面的法律分析:
1. 定性问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如果理财产品的销售行为符合这一定义,那么就可能被认定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2. 追偿可能性:
如果理财公司或平台被认定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投资者的本金追回可能性与该公司的资产状况密切相关。按照《刑法》第六十四条规定,犯罪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
3. 优先级问题:
在破产清算中,非法吸收的公众存款属于债权的一种,通常在偿还顺序上优于股东权益,但可能次于银行贷款等有抵押权的债权人。具体分配将由法院根据《企业破产法》的规定进行。
4. 投资者权益保护:
根据《证券法》第八十九条,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依法履行职责,发现证券违法行为涉嫌犯罪的,应当依法将案件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投资者也可以通过民事诉讼的方式,主张自己的合法权益。
5. 法律程序:
若要追讨本金,投资者应尽快向公安机关报案,并提供相关投资证明材料,如合同、交易记录等。警方会对案件进行调查,若确认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会将案件移交给检察院审查起诉,最终由法院判决。
总结: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理财,投资者的本金能否追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司的资产处置情况以及司法程序的进展。投资者应及时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同时也要提高风险意识,避免参与未经正规审批的理财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