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的问题关注的是“非吸”的参与者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这里的“非吸”通常是指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用户可能关心的是不同角色的参与者的法律责任,比如组织者、管理者、普通参与者等,以及具体的法律责任形式,如刑事责任、民事赔偿等。以下是基于中国现行法律规定的五个方面的分析:
1. 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的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2. 民事责任:参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活动的个人或单位,如果因此给投资者造成损失,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这主要依据《民法典》第一百一十六条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3. 资产追缴与退赔:对于非法吸收的款项,司法机关会依法进行追缴,追缴后按比例退还给受害者。依据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第五款规定:“集资参与人本金未返还的,集资诈骗罪案件应当先行追缴集资诈骗的违法所得,按比例发还集资参与人;传销犯罪案件按照组织者、领导者、其他参与人的顺序及比例发还。”
4. 自首与立功:如果参与者在案发后主动自首,或者提供重要线索帮助侦破案件,可能会减轻其刑事责任。依据是《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5. 行政责任:除了刑事责任外,相关责任人还可能面临行政处罚。例如,中国人民银行有权根据《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对非法从事金融业务的机构和个人进行罚款等处罚。
总结: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参与者,无论是组织者、管理者还是普通参与者,都可能面临刑事责任、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具体的法律责任将根据其在犯罪中的地位、作用以及法律规定来确定。同时,自首、立功等情节也可能影响最终的处罚结果。在实际操作中,应由法院根据具体情况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