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的问题主要集中在P2P平台突然关闭(跑路)后,其行为是属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简称“非吸”),还是集资诈骗罪的区分上。用户关注的焦点可能包括:法律责任、刑期、追偿可能性以及如何通过法律手段保护自身权益。
作为一名资深高级律师,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对这个问题进行详细的法律解析:
1. 定义区别: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承诺还本付息的行为。
- 集资诈骗罪则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行为。
2. 主观目的:
- 非吸罪主观上通常为过失或轻信能归还,而集资诈骗罪主观上必须有非法占有的故意。
3. 行为方式:
- 非吸罪通常表现为公开宣传、承诺回报等,但并不一定有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行为。
- 集资诈骗罪则往往涉及虚构项目、夸大收益、伪造文件等欺骗手段。
4. 法律后果:
- 非吸罪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集资诈骗罪的量刑更重,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5. 资金流向与偿还能力:
- 在判断是否构成集资诈骗时,会考虑资金的实际用途(如用于挥霍而非投资经营)、是否有偿还能力及偿还意愿等因素。
总结:要确定P2P平台跑路的行为性质,关键在于考察该平台在运营过程中是否存在欺诈行为,以及其背后的主观意图是非法占有公众资金还是希望通过经营获取利润。如果证据显示平台明知无法偿还仍继续吸收资金,且资金去向不明,很可能被认定为集资诈骗罪。若只是由于经营不善导致不能偿还,可能被定性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受害者可以通过民事诉讼主张权利,同时配合警方调查,以期追回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