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的问题主要关注的是在已经对某起案件进行了“非吸”(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立案之后,是否还能就同一事件对相关业务员提起民事诉讼。他关心的重点在于法律对于此类情况的规定,以及可能涉及到的法律责任。
1. 刑事责任与民事责任的区别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87条,对于犯罪行为,即使经过刑事追诉,受害人仍然有权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损失。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是两种不同的法律责任形式,互不影响。
2. 业务员的责任承担如果业务员在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根据《刑法》第176条,可能会被认定为共犯。但即便如此,受害者仍可以对其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其赔偿因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而造成的经济损失。
3. 民事诉讼时效按照《民法典》第188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因此,一旦发现损失,应及时提起诉讼。
4. 举证责任在民事诉讼中,受害人需要证明自己的损失是由业务员的行为直接导致的。这通常需要提供相应的交易记录、合同等证据。
5. 执行难易程度若业务员个人财产不足以赔偿全部损失,可能需要通过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来追偿。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业务员已经被判刑,其收入可能会受限,影响赔偿能力。
总结:在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中,即使案件已进入刑事程序,受害者仍有权对涉及的业务员提起民事诉讼,寻求经济赔偿。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面临举证、诉讼时效和执行难等问题。因此,建议尽快咨询专业律师,制定合适的法律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