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的问题主要关注的是在非吸案件中,作为从犯被法院采取了取保候审措施后,是否仍有可能需要入狱服刑。这是一个关于刑事诉讼程序和量刑原则的问题,涉及到的主要法律依据是中国刑法和刑事诉讼法。
1. 取保候审并不等于免于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取保候审是一种临时性的强制措施,用于保证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不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取保候审并不意味着免除其法律责任,如果经审理认为犯罪事实成立,依然可能面临刑事责任。
2. 从犯的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七条,对于从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这表明从犯相对于主犯,其责任相对较轻,但仍需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3. 判决结果与量刑情节:法院在判决时会考虑多种因素,包括被告人的认罪态度、悔罪表现、社会危害性以及是否有立功表现等。即使已经被取保候审,这些因素都可能影响最终的判决结果。
4. 法院的裁量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五条,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这意味着法院将基于法律规定和具体案情做出最终的判决。
5. 上诉和二审制度:如对一审判决不服,可依法提起上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一条,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的第一审判决和裁定,有权进行审查,并作出终审判决。
综上所述,虽然非吸案的从犯在取保候审期间,但仍然可能因为法院根据案情及法律规定判定其有罪而需要服刑。然而,由于从犯的地位,刑罚通常会较轻。在整个过程中,尊重并遵循司法程序,积极配合调查和审判,以及寻求专业的法律咨询,都是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