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抗改造服刑人员李某的教育转化案例
- 案例时间:2019-05-07 00:00:00
- 浏览量:0
- 案例编号:BJJYJG1554860260
- 案例类型:教育改造案例
【罪犯基本情况】
李某,男,1961年7月生,58岁,北京人,大专文化。因犯合同诈骗罪,于2014年5月被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2年,李某虽认罪且对法院判决无疑义,但是明确表示财产刑金额过大无能力履行。在日常生活及改造劳动中,李某以对抗的方式应对,偷奸耍滑、搬弄是非,深受其他服刑人员的反感,现在潮白监狱八监区服刑改造。
【罪犯教育改造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1.犯因分析
(1)成长过程。李某出生在相对富裕的中等家庭,父母从小对其物质方面的需求基本能满足,但因忙于工作,对其教育、关心较少,李某没有吃过什么苦,造成其做事爱取巧、偷奸耍滑的性格。
(2)社会经历。李某大专毕业后,在不同行业的多家企业中工作过,可以说见多识广。但由于性格的原因,从事哪份工作都不能做到一心一意,总抱有不劳而获的想法,致使其在违法犯罪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2.入监改造表现
李某于2014年6月调入潮白监狱监服刑改造,他虽然认罪,对法院判决无疑义,也希望早日减刑回家,但明确表示判决书中追缴金额过大,没有履行财产刑的能力。2016年李某得了偏头痛、失眠等病症后,一直在服药维持治疗,多次就医仍不见好转,请专家会诊后,经检查后为神经性头痛,并无其他的好办法,只是每天服用止疼药,这致使李某的改造情绪更加低落。加之他又无法减刑,这一系列的打击,让李某的思维时常陷入混乱中,无法自拔。他便以此为借口在服刑改造劳动中,偷奸耍滑、搬弄是非,进而发泄心中的不满。
(1)对法律的理解存在偏见。李某虽有大专文化,对法律常识有一定的了解,但始终对法律存有“打了不罚、罚了不打”的认知误区,认为自己已经被法院判了有期徒刑,就没有必要再还那么多钱,自己也确实没有履行能力。
(2)家庭原因。由于违法入狱,李某的家人受到了极大的打击,家庭生活也每况愈下,这些都成为李某的心头之痛。他一直是家庭中的顶梁柱,却成为了今天的阶下囚,这都让李某一时难以接受,情绪波动极大。
(3)自身原因。李某的社会阅历丰富,为人性格圆滑,爱取巧,经常以自己的病说事儿,与其他服刑人员发生小矛盾也不愿直接表露或告知监区干警;相反,在背后搬弄是非,强词夺理,不服从干警的管理,对抗改造,严重影响其改造质量及监管秩序。
3.心理行为表现
作为监区的重点人物,管班干警平日里就很关注李某的表现,通过观察与分析得出结论:李某性格相对孤僻,关系敏感度不高,不喜欢与他人沟通交流,内心始终存在着对家庭强烈的内疚和自责,但对于自己的罪行理解上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导致心态失衡,时常出现焦躁和紧张的情绪,表现在对抗改造上。
4. 教育矫治的难点
(1)认知因素。由于李某对法律知识的理解有失偏颇,在矫治过程中存在较大难点。针对不履行财产刑就将对自己未来的改造生活造成诸多困扰的事实,李某虽深知此道理,但始终权衡着金钱与自由的比重,内心矛盾重重。
(2)性格因素。由于李某存在做事爱取巧、爱占便宜、且心思缜密等特征,以及总把别人当“傻子”的自以为是的想法,无法和其他服刑人员建立正常的关系,更是不把监规纪律放在眼里。
(3)心理因素。李某性格属于做事圆滑,爱耍小聪明,对人和事自认为有自己的判断标准,思维也经常陷入混乱和无序的状态之中,在与管班干警的交谈中,表现出我行我素、自以为是的态度。
5.矫治方案
鉴于以上的分析,并结合李某的现实改造表现,管班干警决定从其对抗改造、消极改造的根源入手,对症下药,为其制定详细的矫治方案,让李某尽快放下思想包袱,端正改造态度,早日投入到正常的改造中去。
(1)为了使李某能够踏实改造,管班干警除了平日加强对他的关心,还定期找其谈话教育,在每次的谈话中,李某总是透露出一些不满情绪。于是,管班干警便多次告诫他:“千万不要做出格的事情,不然就辜负了干警和家人对他的帮助和教育,有再难的问题也要采取正当的渠道去反映和解决,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监狱及干警会尽最大的努力去帮助他。”针对李某的病情,管班干警亲自与医务室主管医师咨询,在了解了病情的发展情况后,多次亲自帮其协调,最终李某被安排到天津中心医院进行治疗,使他的身体有了明显好转,这都使李某心存感激,并主动提出要出工劳动。
(2)在李某出现思想波动时,管班干警仍然以开导和关心为主。困扰李某的主要还是新减刑政策的出台,没有执行完财产刑是不能减刑的。李某在知道后情绪一度很低落,但后来出现了转机,只要能证明名下无财产,无偿还能力,有低保证明,还是存在减刑可能性的,这让李某的内心重燃了希望。但是,开出证明的过程却异常艰辛,需要大量地、反复地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和协调。面对这样的难题,作为一名服刑人员,李某与家人的沟通还是极为有限的,于是,他便向管班干警寻求帮助。管班干警首先通过电话告知家人情况,其次通过信件告知需要的手续和物品;然后通过查阅资料、寻找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最后按照步骤和流程,通知家人按照信件或者电话中的流程来办理。虽然,相关证明由于种种原因暂时还没有开出,但李某已深深地感受到干警对自己的关怀和帮助,遂转化为自己改造中的动力,严格要求自己,再也没有因违规违纪而被扣分的现象,每天都保质保量地完成生产任务,由此,清醒地认识到只有自己真心付出了,彻底悔改了,才能在改造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3)对李某做好阶段性评估,推进矫治工作的不断深入。在矫治过程中,李某的思想也出现过波动,但管班干警不厌其烦地与其沟通、对其教育,在了解他每一阶段的思想动态与心理变化的基础上,及时做好情绪疏导和行为管控工作。帮助李某梳理分析违法犯罪的类型、目的、形式、影响、以及后果,针对性的开展管理与教育,将每一过程作为一个单体小项目思考,阶段性进行教育管理效果的评估,适时调整矫治策略,力争取得实效。
与此同时,管班干警还在班组内创造和谐的改造氛围,对李某进行正面地、积极地影响。管班干警定期召开班组会,反复强调班组和谐的重要性,鼓励班组成员之间要相互帮助、相互包容、相互理解、多多交流;特别强调遵规守纪、团结互助的重要性,严禁有人在班组内挑拨离间,背后闲言碎语,激化矛盾,这都让李某从中体会到班组建设对于踏实改造的重要意义。
6. 预期矫治目标
(1)帮助李某提升法律意识,知晓基本法律常识,纠正法律认知误区;(2)加强李某遵规守纪意识,减少违规违纪现象,努力增强其自我控制能力和行为规范意识;(3)帮助李某积极地融入集体生活,能够主动与其他服刑人员进行沟通,进一步认清自己,得以转变;(4)及时关注和关心李某的身体健康状况,为其协调治疗,安心改造。
【教育改造成效】
管班干警认为,对李某的矫治既要坚持依法、公正和宽严相济的指导方针,又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真正关心、爱护;在个别教育过程中,真正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对李某的错误思想和不良言行,要坚决指出批评,同时也要加强情感沟通,建立起信任、互动的渠道,最大限度的提高教育矫治的效果。
经过一年多的教育改造,李某由一名对抗改造的服刑人员,转变为有改造方向和改造信心,遵规守纪,努力改造、表现较好的服刑人员。他的这种可喜转化,受到监区领导和干警的肯定,以及其他服刑人员的好评,这也更加激励了李某走好改造之路的信心。每当说起自己的转变过程,李某都会动情地说:“管班干警在我身上付出了太多太多,在监狱能得到这么多好警官的帮助和教育,我认为自己很幸运,也一定会好好改造,不会再白白浪费时间和机会,一定要好好努力,多挣分、多减刑,早日回家,不辜负警官们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