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危险类罪犯武某的矫治个案
- 案例时间:2019-10-26 00:00:00
- 浏览量:0
- 案例编号:SDJYJG1554365134
- 案例类型:教育改造案例
【罪犯基本情况】
罪犯武某,男,1992年生,山东菏泽人,汉族,小学文化程度。2013年因强奸、强迫卖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三千元。武某入监服刑后,性格暴躁任性,不擅与人交流且自我约束能力较差,曾为抗拒劳动改造以自杀威胁民警,被确定为监区级危险分子。
【罪犯教育改造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1.犯因分析
(1)成长过程:武某家境贫寒,小学毕业后辍学。母亲早亡,父亲于其十二岁再婚并育有一个女儿,并抛下武某搬去市里生活。严重缺失的家庭教育导致武某自控力差,责任感淡薄,养成了好逸恶劳、贪图享受的性格。加之文化水平低,法律意识淡薄,为其最终走上犯罪道路埋下了种子。
(2)社会经历:武某独自跟着爷爷生活,因爷爷年事已高对其缺乏管教,武某较早辍学外出打工。期间接触较多不良社会人员,混迹于KTV等娱乐场所,导致其价值观、人生观扭曲,最终走向犯罪道路。
2.入监改造表现
武某年龄小,心智尚不成熟,性格偏于内向、自卑。由于与家人关系不睦,长期不会见、不打亲情电话,监区组织各项娱乐活动也很少参加。曾因不服管理,以自杀行为威胁民警。包教民警对其进行谈话教育,发现其改造难度大的原因如下:
(1)法律意识淡薄。武某只有小学文化,法律知识缺乏,法制观念不强,自我约束能力差,认为自身量刑过重,对未来生活感到绝望。
(2)亲情缺失。武某从小缺乏家人关爱,入狱后缺乏家人关心,导致其缺乏社会支持。
(3)个人原因。武某性格孤僻,人际关系差,不善与他人交流。入狱前生活散漫自由,入狱后因一言一行均需受监管纪律的约束,与以前的生活方式有了巨大的反差,导致内心落差极大,加上自身刑期较长,不能适应监狱生活。
3.心理行为表现
心理结构状况测验显示,武某仇恨社会,敌视他人,幸灾乐祸,乐于违反社会常规,希望社会混乱;金钱至上,崇拜权力,认为金钱、利益是人际关系的核心,追求享乐,鄙视清贫,性欲放纵,利己,为了金钱而甘冒风险,为达到某种目的不择手段;崇尚“复仇”,无视理念,无视社会伦理和传统,脾气暴躁,冲动鲁莽,难以自控,喜欢挑起事端,发怒时不计后果,容易被激惹;时常感到烦恼、孤独、苦闷,悲观绝望,对未来感到焦虑、不安,经常闷闷不乐,甚至悲观绝望,对他人的否定性评价敏感。
4.教育矫治的难点
(1)认知因素:武某文化、法律知识匮乏,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深,导致其对认知方式简单,做事易走极端。直至犯罪入狱后,短时间内仍未从迷途中醒悟过来,缺乏对改造之路及今后的人生之路的正确规划。
(2)性格因素:武某因家庭原因导致叛逆心理较强,性格偏执,爱钻牛角尖,事事以我为中心,自我约束能力差。在教育过程中,民警可以感到武某强烈的情绪抵触和行为抵触,同时又表现出破罐子破摔等消极心态。
(3)心理因素:武某性格倔犟,爱自以为是,缺乏自我反省能力和情绪宣泄的方法,容易被即时环境所影响而产生冲动行为。
5.矫治方案
鉴于以上分析,并结合罪犯武某的现实改造表现,民警决定对症下药,制定详细的矫治方案,从武某日常改造生活抓起,重点做好以下几点:
(1)加强法制及文化道德教育。针对武某文化程度低,漠视监规纪律、缺乏法律常识的特点,民警对其加强法律法规、监规纪律普及教育,督促其熟记监规纪律并提高自身法律意识;让武某学习《弟子规》《三字经》等传统文化经典,收看《感动中国》《开讲啦》等电视节目,通过优秀文化作品的熏陶,增强其社会道德、公民公德观念。
(2)成立互帮小组。安排同监室表现较好的服刑人员对其进行监督、帮助,加强服刑人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及时发现并汇报可能出现的问题,防止其出现暴力倾向性问题。
(3)关注其思想动态及身体情况。由监区领导、包教警察定期对其进行谈话教育,密切关注其思想动态,使其认识到自身问题,并积极去努力克服,尽快适应监区改造生活;针对武某相关病情,监狱医院民警积极为其进行治疗,目前武某身体已基本恢复,精神状态得到好转,武某对监区民警表示了感激之情。
(4)故事疗法的运用。所谓故事疗法,即通过找寻能够映射武某人生的书籍,要求武某能读懂并有所思所悟,并与自身经历比对,从而达到反思过错、换位思考的目的。结合武某人生经历及文化水平,民警精心挑选《我的爸爸叫焦尼》绘本、《童年》两本书籍。绘本读起来轻松、温馨,目的是让武某看到的不仅仅是亲情,还有成长。武某逐渐认识到,离别、思念、忧伤、烦恼、无奈,这些或许都是成长的一部分,也是每个人需要面对、经历和跨越的“坎”。人总是要走过一条又一条的路才发现自己长大了,然而在这条路上无论发生什么都要像主人公狄姆那样始终坚定的充满希望,因为不管发生什么,生活还是会继续;《童年》旨在通过主人公阿廖沙苦难的童年经历,让武某看到在生活中,虽然有“铅样沉重的丑事”,有滋生各种无耻败类的肥沃土壤,但这种土壤终究会生长出卓越、健康而且富有创造力的力量,生长出善良和人道的东西--人民的美好品质,生活中要养成不向丑恶现象屈膝的性格,要锻炼成坚强而善良的人。
6.预期矫治目标
(1)加强遵规守纪意识,减少违规违纪现象,努力增强其自我控制能力和行为规范意识,责任心得到培养,感恩之情在其心中萌芽,能够感知到社会及警官对其关心和照顾。
(2)法律意识得到加强,知晓基本法律常识,认识到自身犯罪行为对社会、对其本人及受害人家庭造成的极大伤害,彻底认罪悔罪,洗心革面,重新塑造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3)改变以前乖戾、叛逆、抵触的性格,能够体谅父亲、重温亲情、学会感恩、心态健康积极。
【教育改造成效】
经过对其近一年的精准教育转化,目前武某能够做到遵规守纪,未发生任何违规违纪行为某,无自伤自杀、行凶等行为,积极完成分内生产劳动任务,思想情绪稳定,积极面对自己的服刑生涯。近期积极参加监区组织的红歌传唱、队列会操、韵律操、舞龙等活动,与其他服刑人员和睦相处,希望能够得到其他服刑人员认同。每月都与父亲通话,且在会见时对父亲表现出愧疚之意,不止一次在电话里及会见现场表达努力改造,争取早日出狱,替父亲承担起照顾妹妹及母亲的责任。达到预期改造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