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 > 社区矫正工作

我的情绪我做主-----一则服刑人员赵某冲动型人格障碍心理矫治案例

  • 案例时间:2019-07-02 00:00:00
  •  浏览量:0
  • 案例编号:AHJYJG1551228742
  • 案例类型:教育改造案例
【罪犯基本情况】

赵某,男,小学文化,1985年8月出生,捕前无业,已婚,入监后离异,安徽省淮南市人,因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刑4年4个月。

2016年8月10日至24日,赵某曾在安徽省潜川监狱入监改造期间,因打架违纪受到禁闭处分,被潜川监狱确定为省局级顽危犯。根据省局2016年开展的“融冰行动”,于2016年12月29日被调入安徽省青山监狱服刑改造。

赵某个性偏执,喜欢争强好胜,以自我为中心,爱表现自己,易怒易暴,情绪波动大,做事缺乏理智,行为冲动,不计后果。在青山监狱服刑期间也多次与他人打架,而受到禁闭处分。被监狱确定为省局级顽危犯挂牌攻坚转化。

【罪犯教育改造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一)原因分析

1.成长史调查。赵某为家中独子,从小生活在集镇上,家庭经济条件一般,父母经常吵架,家庭关系紧张,父母虽然对其十分溺爱,但日常教育子女的方式简单粗暴。赵某小学辍学后无正当职业,在社会上游荡,结交了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经常和人打架斗殴。婚后与妻子感情不合,入监一年后离婚。有一个女儿,自述父女感情很好。

2.犯罪史调查。从调阅赵某入狱后的档案材料、悔过材料以及摸底谈话了解得知,2014年9月12日,赵某因赌资纠纷,持刀将芦某某砍成重伤,被判刑4年4个月。

(二)入监改造表现

根据省局2016年开展的“融冰行动”,赵某于2016年12月29日从安徽省潜川监狱被调入安徽省青山监狱服刑改造,作为省局级顽危犯进行管理教育。2017年6月28日,赵某在晚间学习期间不遵守纪律,行为养成较差,被服刑人员值班员进行劝导,但赵某认为服刑人员值班员多管闲事,于是持塑料凳子砸向对方。经监区研究上报监狱给予赵某禁闭处分。2017年8月17日下午,赵某因生产琐事对马某某进行殴打。两次打架违纪现象间隔时间较短,且均为严重违纪,经监狱研究决定,再次给赵某禁闭处分。

(三)测评诊断

1.民警反映情况

民警反映赵某自入监以来经常与人因小事发生争吵,辱骂殴打他人,在监内人际关系紧张,警官多次教育收效甚微,能够参加“三课”学习,基本完成生产任务。

2.咨询师观察情况

赵某自知力完整,有求助愿望,主客观世界是一致的,患有皮肤病,说话语速较快,双手经常性握成拳状抱于胸前。按三原则分析,赵某不属于精神疾病。

3.诊断及依据

根据心理诊断(ICD—10,CCMD_3-60.4冲动性人格障碍),符合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以情感爆发和明显的冲动行为作为主要表现。有突发的愤怒和暴力倾向,对冲动行为不能控制。

(四)教育矫治难点

1.心理行为因素。固执的心理和行为模式,当遇到外界刺激时,条件反射式地采取暴力方式予以反击。常年形成的心理和行为模式,不易打破。

2.个性特点因素。赵某气质类型为胆汁质,人格特点为外向不稳定型个性倾向。这种气质类型更容易发生冲动行为,矫治难度大。

(五)教育矫治中可利用的资源

赵某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殷切期望能够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说明其寻求改变的心理迫切,能够充分发挥自身动力,配合咨询师做好心理矫治,完善人格,实现自我成长。

(六)矫正方案及实施过程

1.帮助赵某分析不良心理、行为产生的原因。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让赵某明白自己冲动攻击行为的内心根源是:幼年时期父母的溺爱,导致其以自我为中心,认为所有问题都是别人的错。父母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无意中对其起到了示范作用。使得赵某也习惯于用暴力解决问题,最终形成冲动攻击性人格。咨询师帮助赵某正视自身的心理问题,化解其内心的冲突,理智地对待外界的刺激,并学会以社会认可的方式控制自己的行为,打破其固有的心理和行为模式,重新构建良性的人际交往模式。

2.运用合理情绪进行治疗。合理情绪治疗是认知心理治疗中的一种疗法,合理情绪治疗的基本理论主要为ABC理论,它的理论要点是: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本身所引起的,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个体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A是指诱发性事件;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是指在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在本案例中:赵某的诱发性事件(A)外界的刺激;(B)与别人产生的一切矛盾都是别人的错;(C)是由这件事引起赵某产生愤怒的情绪,并导致冲动的行为。按照ABC理论模式帮助赵某分析不合理的信念,建立合理信念,并进行交流沟通,使赵某明白在生活中难免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事情,当我们遇到这些事情的时候,一定要有个正确的心态,根据客观事实理智地对待,不要认为所有的事情都是别人的错,也要反观自己是否有错。即使是别人的过错也要以正确的心态和方式来处理和解决,不要失去理智用粗暴简单的方式去解决,那样也解决不了问题,并产生更加不良的严重后果。由此,来解决赵某不合理认知所产生的不良情绪和冲动行为。

3.用行为主义的“角色扮演”矫治赵某的自我中心的性格特征。让他扮演被侵害的服刑人员,咨询师扮演他的角色,让他实际体验不被他人体谅和别人打骂时受到伤害,从而加强对自己冲动、暴躁、自私行为的反思、调节和控制。用行为主义的阳性强化法来训练赵某的行为,对他遵守监规、积极劳动等常态行为给予奖励和肯定;对他违规违纪就给予批评教育,促使他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改掉冲动懒散的行为习惯。

4.建立心理预案,强化其良性的心理定势,采取正确的心理应对方式。建立心理预案:首先,假设当不良的“应激”事件来临时,我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其次,将采取什么方法去应对?其三,当遇到此不良的“应激”事件时,要保持冷静的心理,采取暗示“数数”或转移场景等方式来转移情绪,克制自己的冲动行为。

5.用宣泄和静省疗法。当赵某出现不可控制的冲动倾向时,让他到宣泄室来宣泄其能量和暴躁的情绪,然后让他在轻松的音乐中反思,最后在咨询师的疏导下获得领悟。

(七)预期矫治目标

1.近期目标:缓解暴躁情绪,认识到自身冲动型人格内心的根源,改变不合理认知,彻底打破固有的冲动性心理和行为模式,建立起正常的心理和人际沟通模式,引导其步入到正常的改造道路上来。

2.远期目标: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应激能力,构建良好的人际沟通模式,习得健康有效的人际交往技巧,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完善人格。

【教育改造成效】

(一)赵某自评

感觉自己已经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在与人交往时能克制冲动行为,人际关系得到改善,已经较好地适应改造生活。

(二)咨询师评价

经过3个月的心理矫治,赵某逐步学会了尊重他人,自尊自信,能理智冷静对待矛盾和冲突,行为规范,举止得当,人际关系好转。

(三)民警反映

能够积极参加劳动,遵守监规队纪。从2017年8月份最后一次禁闭后至今,无任何违规违纪行为发生,人际关系转好。鉴于赵某良好的改造表现,监狱准备对赵某确定的顽危犯进行撤销。

(四)咨询体会

通过本案例对赵某冲动型人格障碍形成的心理动因和行为特征的分析,我们发现家庭教育和行为示范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家庭教育和行为示范会使一个人形成健康向上的人格品质。而不当的家庭教育和行为示范会使一个人的人格发生偏差,即所谓“吸收负面者多”的效应。因而人们应注重家庭教育方式,做好良好的行为示范。监狱对服刑人员的管理教育中,遇到违纪行为,不能简单地判定其属于“顽固犯”。要从心理上进行分析,看看是否属于心理问题,并且把心理矫治引入到服刑人员教育转化过程中去。

相关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