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因心理波动引发的适应不良的矫治个案
- 案例时间:2019-05-29 00:00:00
- 浏览量:0
- 案例编号:AHJYJG1548732094
- 案例类型:教育改造案例
【罪犯基本情况】
服刑人员夏某某,28岁,初中文化,安徽省淮南市人,因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3年,于2010年6月入蚌埠监狱服刑,余刑2年6个月。2014年至2017年间因多次拒绝参加劳动、与其他服刑人员发生冲突等行为受到扣分、隔离审查、严管集训处理。后于2017年调整至其他监区,在调入之后也多次与其他服刑人员发生争吵、冲突,遂监狱将夏某某列为重点矫治对象。
【罪犯教育改造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一、服刑人员相关资料
(一)夏某某成长史
夏某某家中父母俱在,还有一兄一姐,作为家中最小的孩子,虽然家庭条件一般,但是父母、兄姐都对其十分溺爱,平时的生活中对其要求也较为宽松。夏某某初中毕业后,因成绩差且对读书产生厌烦心理从而开始混迹社会,平时跟结交的社会朋友一起四处浪荡。2008年至2009年间伙同他人在淮北市、寿县、宿州市等地多次采用暴力胁迫手段参与抢劫,并在抢劫过程中致使一人重伤。被判刑入监后,夏某某亲属均正常会见,每个月的情亲电话也能按时拨打。
(二)夏某某自述
夏某某自称自己性格倔强,脾气急躁、不喜欢被约束,为人处世的原则就是要讲义气,平时家里对自己虽然要求松,但是这次进监狱给家里人蒙羞,自己姐姐说过:哪怕是杀人呢,家里也愿意花钱去处理,结果自己去抢劫,家里在邻里之间感觉抬不起头啊。平时与其他服刑人员发生冲突也是怕别人欺负自己,自己厉害了,别人就不敢欺负自己,认为监区民警就是因为想给自己加活而自己不同意,所以对自己有意见。
(三)民警观察
夏某某平时人际交往还可以,与同监舍、同生产组的大多数人关系良好,也有几个能劝导他的狱友,平时与其个别谈话,夏某某防备心较重,偶尔会有不耐烦,平时改造生活中有些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感觉。但是与其谈话也能感觉到其希望平稳改造的想法。
(四)同监服刑人员反映
夏某某平时与大家关系不错,虽然不是跟谁都聊得来,但是找他帮个忙什么的基本都能同意。但是平时做事有些管前不顾后,做事顺着自己脾气,有时遇事有些急躁。
二、原因分析
(一)家庭因素
夏某某作为家中最小的孩子,在其成长过程中受到父母、兄姐的溺爱,虽然家庭条件一般,但是在钱财上从未亏待过夏某某,同时在其成长过程中对其没有什么约束和要求。家庭的因素导致夏某某在长大后缺乏自我约束,同时也缺乏换位思考的能力,遇事以自我为中心。同时夏某某的家庭教育较为缺乏,导致夏某某在对某些问题的认知上存在偏差。
(二)自身因素
夏某某性格内向,倔强,缺乏法律意识,自我约束力较低,认知存在偏差,对某些问题的看法较为偏执,没有什么技术特长。犯罪时年龄较小,向往自由无拘束的生活。
(三)环境因素
由于监狱应对服刑人员心理变化的滞后性和提前干预机制不完善,导致部分服刑人员如夏某某进入服刑中期时,存在对劳动改造和人际关系的认知偏差,同时在片组内部部分服刑人员的负面情绪影响,导致在后期出现改造抵触情绪,有自暴自弃,放任自流的现象。
三、服刑人员矫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一)开展心理评估
针对夏某某的问题,监区民警带其到监狱医院进行检查,结果显示夏某某身体状态健康,无器质性疾病,排除身体疾病因素。
为评估夏某某当前的心理健康状态,对其开展了COPA-PI与SCL-90测验,通过症状自评的结果看,夏某某性格为内向,情绪容易波动,缺乏安全感,内心紧张,焦虑,有疑病、敌对、强迫倾向,心理健康处于较低水平。
结合夏某某的个人信息采集,可以发现,夏某某自幼受到家人的溺爱,习惯于别人对自己的付出,遇事多以自我为中心;初中毕业后就开始混社会,沾染一些不良习气;意志力薄弱,存在好逸恶劳的思想;性格多疑,敏感,对待某些问题的看法较为偏激。
(二)初步诊断
综合诊断,在排除夏某某精神,身体疾病的基础上,认为夏某某纪律规范意识缺失,人际交往存在障碍,存在认知偏差与人格偏执,情绪问题严重,对自身的服刑改造生活适应不良,有较为明显的抗拒改造情绪。
(三)制定矫治目标
1.接纳民警,减少抵触情绪,保证改造的平稳。
2.遵守监规纪律,减少自身违纪。
3.反思自身,稳定情绪,消除认知偏差与性格中的缺点。
4.接受教育,用全新的态度处理人际关系。
5.达成积极改造的目标。
(四)具体实施
针对夏某某对于民警的戒备与逆反,监区主管民警与监狱专职心理咨询师、承包民警三方,通过关心其日常生活、劳动改造表现,以及减刑相关等细节入手,以日常聊天的方式逐步消除夏某某的戒备心理;同时通过与其关系比较好的服刑人员,在日常生活中向其传达正能量的改造信念;选择改造表现较为积极的服刑人员与夏某某编为一个互监组,尽量隔绝其身边的负面影响;在此阶段针对其好逸恶劳的思想,对其生产任务进行适当的减少,在工时工序的安排上尽量避免繁琐,选择有针对性,且较为稳定的工序。
运用森田疗法帮助夏某某适应现阶段的改造生活,打好下一步心理疏导的基础。采用叙事疗法引导出夏某某心中积极、阳光的部分,帮助其重新树立改造信心。运用认知行为疗法,纠正其不合理的认知模式。并通过逐步提高夏某某的劳动量,在改造中纠正心态,最终实现正常的劳动改造。启用家庭支持系统,通过联系当地司法局,与夏某某的家人取得联系,希望其家人能够在会见的时候多多鼓励,让其感受到家人的关心。
(五)主要心理矫治方法
1.采用森田疗法帮助夏某某适应现在的改造生活。夏某某在之前的改造生活中,每当遇到问题,不论是生活中的困难,或者是与其他服刑人员间的人际问题,因其敏感,缺少安全感等性格因素,导致夏某某产生焦虑、担心和害怕,担心别人是不是看不起他,害怕自己受到伤害,对自己的改造生活存在焦虑,加上监狱服刑本身就是在一个较为封闭的环境,导致其总是向不好的方向思考,也就是所谓的疑病素质。而夏某某本身也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导致自己被隔离审查,会导致减刑失败,也存在不能继续这样焦虑的想法,但是在自我调整时,反而出现冲突结果,这就是精神拮抗作用。当夏某某越想排斥这些负面情绪,越想改变时,反而加重对其的关注,强化了负面情绪的体验,从而出现情绪不稳定,不适应改造生活,与他人人际关系紧张等。同时通过短暂的隔离,书写日记等方法帮助夏某某接受自身的烦恼,焦虑,恐惧的情感,而不是当做异物去拼命的排除它们,防止因为“求而不得”引发内心世界的冲突,从束缚的机制中解脱出来,发挥“生的欲望的积极作用”,然后调整生活,带着症状去生活。
2.运用叙事疗法帮助夏某某的心理得以成长。在引导夏某某讲述自己经历的故事时,帮助其相信事实的真相会随着观察的人不同或者说观察的方法不同而产生不一样的效果。夏某某用一些内化的不合理价值观和人生观去看待周围的人或者事物时,往往会对积极的事件采用消极的意义诠释,从而对个体产生负面的影响。例如在咨询中,夏某某提到有一次承包民警找其谈话,询问其家人会见相关,但是夏某某认为这是民警的谈话就是想要通过怀柔的手段来给自己增加劳动量,因此在整个谈话过程中气氛十分紧张,而在咨询过程中,通过对夏某某的引导,夏某某也逐步认识到当时的谈话时自己运用了消极的意义去对其进行了解读。夏某某作为服刑人员,在其改造过程中周围的民警或者其他服刑人员都是运用主流文化价值观作为评判其行为的标准,夏某某往往只能看到符合或者不符合主流文化标准的行为,将其他行为视而不见,同时认为自己长期达不到社会主流标准,会产生消极的自我认知,而在一次谈话中科院发现,夏某某虽然有好逸恶劳的思想,但是比较信守诺言,同时对于一些需要认真仔细的工序夏某某的完成度普遍较好。在此基础上引导出夏某某的自信、阳光、向上的改造信念。
3.在整个咨询过程中,针对夏某某的一些不合理认知,例如“保护自己在监狱里不受欺负,动手是最好的办法”,“有些犯罪行为可以被理解,有些犯罪行为会给家里带来羞辱”,“只要不犯原则性的错误,平时犯点小错没关系”,进行了矫正,帮助夏某某用新的认知与行为代替不良认知,通过模拟一定情景或者让夏某某自己用想象的方法去处理一些问题,帮助夏某某将新的认知模式运用到自身的日常改造中去。
4.同时采用正向强化来肯定夏某某在改造中的点滴进步,对积极的改变予以强化;同时注意夏某某的周围环境,选择改造较为积极的服刑人员作为同一个互监组,对于监区大环境中一些经常散布负面言论的服刑人员进行处理;鼓励其家人进行会见,写信,及时接听亲情电话,帮助夏某某认识到家庭对其的期盼。
【教育改造成效】
一、量表、其他服刑人员、民警评价对比
在持续7个月的心理教育矫治后,为评价矫治结果,对夏某某进行了SCL-90的测验,其焦虑、敌对等阳性因子分数有明显下降。夏某某在日常改造中能遵守相关监规纪律,对于安排的劳动任务基本可以完成。与其他服刑人员的关系明显出现改观。其他服刑人员反映,夏某某性格变得随和多了,不像以前像个“竖起针的刺猬”。夏某某自己也觉得生活更有盼头了,感觉大家好像跟我关系更融洽了。其承包民警也觉得与其沟通更顺畅了,夏某某在组里也能担任模范榜样了。
二、矫治感悟与总结
在对夏某某的教育矫治过程中,体会到做好监狱个别转化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了解服刑人员内心思想的变化,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而做好服刑人员的个边转化教育,不仅是保证了服刑人员的顺利改造,也是保证监区生产的稳定,提高监区整体的改造质量,维护监区的改造秩序,对此具有重要意义。在矫治转化过程中,有几点体会,一是重视服刑人员每一次的改造波动,可能后面被列为顽危犯、重点犯的服刑人员就是由于最初的一次扣分。二是在进行个别教育时,应注重服刑人员的个体差异,在主流的改造观念下,也要重视服刑人员身上隐藏的闪光点,并通过引导服刑人员身上的闪光点来达到提升服刑人员自信,肯定服刑人员自身价值,树立其积极人生态度的目的。三是在转化的过程中要做好针对性,制定详细的矫治教育计划,在过程中要保持耐心,问题的产生不是一天,同样解决也不是短时间可以解决的,因此针对性,详细的计划,耐心的解决是做好服刑人员个别矫治教育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