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攻击性行为罪犯的案例报告
- 案例时间:2019-07-02 00:00:00
- 浏览量:0
- 案例编号:FJJYJG1545882121
- 案例类型:教育改造案例
【罪犯基本情况】
林某,男,46岁,已婚,福州人,小学文化,因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2014年1月入监,余刑12年。
【罪犯教育改造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1.犯因分析
(1)成长经历
林某从小生长在一个海边县城,家庭环境中等,但是父亲性格暴躁,家教擅长棍棒教育,小时候经常打骂自己,有时候也会打自己的母亲和妹妹,长大后会反抗了,就很少打自己了。初中未毕业就选择辍学,刚开始几年在一个朋友父亲的海鲜批发市场做事,因市场人员关系复杂,平日经常与他人发生冲突并打架,养成好斗凶狠的性格,因为打架陆陆续续进派出所,自己也忘记了多少次了。结婚后自己与妹夫一起承包了一个海鲜加工厂,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但是自己好斗凶狠的性格没有改变,反而更加厉害,与他人稍有矛盾,就像用武力解决问题。一天早上,因为生活琐事发生口角,被人劝开之后,邻居又来找自己理论,后来两个人打了起来,自己掏出随身携带的一把匕首捅向邻居,经抢救无效死亡。
2.入监改造表现
管理民警反映:林某平时性格脾气急躁,动不动就想与他人打架,前几天就和别人打了一次,有几次还好是民警管控到位,被周围的人拉开了,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他是分监区的严格控制管理对象,劳动任务也经常无法完成。同改反映:他脾气暴躁,头脑简单,但是心胸狭隘,报复心理强,经常与人发生冲突,我们都不爱惹他。
3.心理行为表现
SCL-90 自评量表: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睡眠饮食五项因子大于 2 分,其他因子分小于 2.0,可以筛选为阳性,尤其是偏执、敌对分值较高,表明求助者存在明显的敌对心理。EPQ艾森克个性测验(成人):E:外向型;P:固执,很少关心他人,缺乏同情心;N:情绪不稳定,易怒,发脾气,容易与他人冲突;L:被试毫无任何掩饰倾向
4.教育矫治的难点
⑴林某的心理问题较为严重。各项心理测试结果指标分数较高,与敌对、偏执并发的各种其他症状较多,并且持续时间有两个多月。
⑵林某情绪波动大,报复心理强。周围大部分人认为,林某冲动,心胸狭隘,报复心理强,对他都尽量避而远之,因此林某人际关系失调,容易被孤立,缺少宣泄的对象。
⑶林某余刑长。林某余刑还有12年,加上现有减刑政策的影响,对未来改造严重失去信心,产生悲观心理。
5.矫治方案
根据林某当前的心理和认知状态,咨询师采用合理情绪疗法进行教育改造。
⑴合理情绪行为疗法。
①基本理论:合理情绪疗法是美国心理学家A.埃利斯于20世纪50年代首创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该疗法的基本理论主要是ABC理论, A表示诱发性事件,B表示个体针对此诱发性事件产生的一些信念,即对这件事的一些看法、解释。C是指在特定的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反映及行为结果。通常人们认为,人的情绪的行为反应时直接由诱发事件A引起的,即A引起了C。ABC理论指出,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理解B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更直接的原因。
②合理情绪疗法工作程序
对求助者的问题进行初步分析和诊断,帮助求助者寻找并确认自身的非理性观念和思维,使求助者逐步领悟到是自己的不合理信念引起了不良情绪反应,而不是事件本身。只有放弃这些不合理信念,代之以合理的信念,才能消除自身存在的不良心理症状。咨询步骤如下:
⑴第一阶段: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目标:⑴收集临床资料;⑵建立信任感;⑶明确求助者心理问题
方法:会谈,心理测验
过程:⑴填写咨询登记表;⑵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人格测验(成人版)测验;⑶向管教民警和部分同改了解求助者改造表现;⑷进行摄入性访谈,建立良好咨询关系;⑸综合分析,探讨心理问题和改变意愿;⑹将分析结果反馈给求助者,与求助者一起商定咨询方案;⑺布置咨询家庭作业.
⑵第二阶段: 心理帮助阶段
在这一段中,主要是运用认知行为疗法、合理情绪疗法、角色扮演、宣泄室宣泄及放松训练等,降低求助者焦虑心理,学会合理控制情绪,减少冲动次数,增强改造信心,提高有效处理人际关系能力。在认知行为治疗中,主要是根据贝克和雷米的认知疗法,与求助者协商制定以下几个步骤进行:1、与求助者谈前几次违反监规纪律,反思自己冲动行为的不合理性,严重程度,产生的后果和危害性。让其明白冲动是魔鬼的道理。2、分析能否改变这种状态?了解改变的愿望?了解其理想的状态?如何达到这个理想的状态。3.模拟设置一个他与他人发生打架的情境,分析原因,后果。分析解决的方式,然后选择一个最佳的应对方式,如遇到与他人矛盾时,首先要报告民警,或者是停顿几秒钟,想一想拳头打出去后的危害,在行为上,给予可行的建议,进行指导训练,主要是放松训练,让其学会合理控制情绪,学会良好的人际交往方式。在合理情绪疗法运用中,让求助者现象进入一个不适当的情绪反应情境中,体验在这种情境下的强烈情绪反应,然后帮助求助者改变这种不适当的情绪体验,使他能体验到适度的情绪反应。让求助者表述他是如何想的,自己的情绪有哪些变化,是如何变化的,自己改变了哪些观念,学到了哪些,对于合理的观念给予强化。并且对于近期没有发生不可控行为进行经常性的表扬,还让管教民警也给予鼓励。在一次咨询中,采用角色扮演方法,咨询师扮演来访者本人,而来访者则扮演他的同改,让来访者看到自己的行为给人带来的感受,从而发现自己行为当中的一些消极因素,并进行改善。例如,咨询师扮演来访者从走廊走到号房,匆忙,表情冷酷,不与同改目光交流,不打招呼,然后坐在自己的桌子前而来访者扮演他的同改看着这一切,再让他自己说出自己面对“扮演的自己”的感受,他的描述是:进来时表情冷酷、不说话,似乎对我有意见。从而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带给他人的感想,体验到他人的心理。
⑶第三阶段:结束与巩固阶段
目标:巩固咨询效果。
方法:会谈法。
过程:1.让其反馈近期个人的成长,特别是自控能力方面,提出继续努力的方向,制定今后行为目标,加强自我管理。2.巩固与管教民警及同改关系。通过三个阶段的心理咨询,基本达到了咨询目标,改善求助者焦虑,敌对心理,改善了求助者攻击行为,帮助其建立较好的人际关系,改造信心等到提高,明确新的改造目标和方向。
6.预期矫治目标
⑴近期目标:降低求助者的偏执、敌对情绪,改善人际关系,增强改造信心。
⑵最终目标:促进求助者身心健康发展,建立合理情绪宣泄模式,达到人格完善。
【教育改造成效】
咨询师通过回访和跟踪,林某不再像以前那么冲动了,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与其他服刑人员的关系得到好转,心理也不那么烦躁了,感觉全身比较轻松了,逐步树立了改造自信。主管民警反映,林某的转变挺大的,违反监规纪律的次数大幅减少,学习和劳动任务都能完成。
SCL-90测验中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睡眠饮食等因子分数回归正常;艾森克个性测验(成人)各项指标分数也在正常范围内。
案例启示:本案例中,咨询师主要是运用合理情绪疗法、认知行为疗法对求助者进行心理矫治,通过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取得了求助者高度信任。咨询师帮助求助者重建错误认知,教会其学会换位思考,使得求助者减轻了焦虑,敌对,偏执等症状,恢复了社会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冲动、报复、攻击心理,取得良好的咨询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