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同性恋倾向罪犯的矫治个案
- 案例时间:2018-07-19 00:00:00
- 浏览量:0
- 案例编号:HBJYJG1530253341
- 案例类型:教育改造案例
【罪犯基本情况】
罪犯王某,男,1988年出生,离异,河北保定市人,汉族,初中文化程度。2009年7月21日,王某伙同他人向被害人索要欠款未果,持折叠刀猛刺被害人腹部,致被害人创伤失血性休克死亡。王某被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无期徒刑,于2010年10月15日到沧州监狱服刑。近日,王某因陷入“同性三角恋关系”,深感痛苦,在监区安排下,结合个人意愿,到服刑人员心理健康指导中心进行心理咨询。
王某自述性取向有问题,受本监区张某的“暗示”陷入同性恋关系。王某为“保护”张某不受欺负,多次与他人打架斗殴,甚至顶撞干警,自入监以来,共计6次被严管集训,严重影响了监管秩序和个人改造。近期,张某“抛弃”王某,与本监区田某发生同性恋关系,王某不能接受这种情况,即想报复张、田二人,又想彻底断了和他们的关系,内心矛盾冲突较大,即情绪低落,又冲动愤怒。
【罪犯教育改造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1、犯因分析
(1)成长过程:王某从小就与父亲关系较差,王某在童年期性格内向,身材瘦小,经常在学校里受欺负。其父总是骂他没出息,经常打骂、体罚王某。王某在其成长过程中逐渐明白暴力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对妨碍到自己的人和事都以暴力手段来解决。在案发之前曾酒后误伤其父,被父亲再度暴打,并说要断绝父子关系。该某遂愤怒离家,并给其父打电话说要去杀人,其父劝阻无效。随后,王某在帮朋友索要欠款的过程中,称只是想捅几刀出气,却造成了被害人死亡。
(2)心理问题分析:该某的性格和行为方式受其父亲影响较大,王某在童年期曾经因为弱小备受欺负,不仅没能得到父亲的保护,反而是打骂体罚,王某对父亲是又恨又怕。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即崇尚暴力又同情弱小、即冲动暴躁又内心脆弱的心理。因此当王某看到张某非常柔弱,经常受到他某“侵犯”时,产生了保护弱小的心理。再加上张某故意的“暗示”,以及监狱里服刑人员在性方面的压抑和情感方面的需求,王某产生了同性恋倾向,并用暴力手段保护张某。当张某与田某“好上”后,王某脆弱的内心不能接受这种结果,陷入痛苦当中。
2、入监改造表现
王某自入监以来,经常发生人际关系问题,对看不惯的人和事倾向于以暴力手段来解决。自与张某发生同性恋关系后,更是变本加厉,以保护张某为理由多次与他某打架斗殴,顶撞干警,不服从管理。管教干警反映该某好冲动,易激惹,心理藏不住事,即胆小怕事又做事不计后果,近期情绪非常不稳定,即焦虑紧张又冲动愤怒。
该某虽然能够鼓起勇气接受心理咨询,但是非常害怕其父亲知道他的同性恋行为。该某因为多次打架斗殴,一直未能减刑,新的减刑假释考核办法实施后,更是延长了王犯的减刑间隔。该某已经认识到陷入同性恋关系的危害,但是一看到张、田二人“在一起”就感到愤怒,想报复二犯。
3、心理行为表现
(1)心理测试结果:该某气质类型为胆汁质;16PF测试结果该某在适应与焦虑方面得分较高,表明王某易于激动、焦虑;认知因素分析测试结果该某存在非黑即白、非对即错的极端思维;SCL-90测试结果王某在恐怖因子上呈阳性,表明该某容易表现出社交、特定场所和人群恐惧。
(2)心理诊断
王某为一般心理问题。诊断依据:王某存在现实的人际关系问题,陷入“同性三角恋关系”;不良情绪间断持续两个月以内不能自行化解;不良情绪在相当程度的理智控制下,能正常参与生活和劳动;心理问题未泛化,激发因素始终为“三角恋”问题。
心理咨询师观察到该某在对话过程中常伴有大幅度手势,始终不会与咨询师对视,情绪变化起伏会直接反映在脸上。经询问该某目前饮食质量一般,容易失眠。
王某的性心理障碍为“假性同性恋”。监狱作为一个只有单一性别的特殊环境,罪犯之间为了个人感情方面的渴望和性生理方面的需要所出现的性心理障碍大部分是“假性同性恋”,而且王某自述未与张某发生过同性性行为。
4、教育矫治的难点
(1)认知因素:由于该某成长经历中充满了暴力因素,使得该某存在非黑即白、非对即错的极端思维,该某认为暴力是解决问题的最有效方法,对妨碍到自己的人和事都倾向于用暴力手段来解决。
(2)性格因素:该某受其家庭环境的影响导致其性格复杂,即暴躁冲动,做事不管不顾,又胆小怕事,容易紧张焦虑。在矫治过程中,应该注重帮助其分析自我性格形成的原因。
(3)环境因素:该某心理问题的直接诱因是张、田二人,从解决问题的长远角度来讲,不能简单粗暴的把三犯调离监区,而是应该以疏导为主,加强对三犯的教育,从根源上解决三人的同性恋问题。
5、矫治方案
通过以上分析,并结合王某的现实改造表现,我们决定从两方面来对症下药。一方面由心理咨询师从心理咨询的角度,采用多种心理咨询技术解决该某的心理问题;另一方面监区在该某的日常改造中进行个性化的教育改造,让该某早日回归改造正轨。
(1)心理咨询
对王某共进行了5次心理咨询,主要应用了角色扮演技术、系统脱敏疗法和认知疗法等。
角色扮演技术:由王某分别扮演张某和田某的角色,让王某以张某和田某的角色与自己进行对话,咨询师进行辅助扮演和心理辅导。这样做的目的是让该某宣泄内心对张某和田某的不满,同时也让王某逐步理解张某和田某的行为。通过角色扮演对话,该某能理解张某为什么“选择”田某而不是自己,也庆幸自己没有继续陷进同性恋关系,同时表示了对田某的担心,担心田某也会陷入同性恋关系,影响个人改造。
系统脱敏疗法:针对王某在看到张、田二人“在一起”时会感到愤怒和不适的情况,采用系统脱敏疗法,让王某对让自己感到不适的情形脱敏。同时让该某学习自我放松技术,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自我放松,调节不良情绪。
认知疗法:对该某讲解“男性化”和“女性化”的概念,增强该某的性别意识。该某的成长经历造成了其极端“男性化”的气质特点,心理和行为中有太多的暴力和强硬色彩,容易对“女性化”气质过多的张某产生保护意识和性意识。教育该某在以后的狱内生活中学会收敛过于暴力和强硬的行为和心理,适当增加诸如“平和、温柔、友好”等气质,以此来扭转性取向出现的偏差。
为进一步重塑该某的性格,帮助该某分析自己性格形成的原因,让该某意识到性格与个人成长经历的关系。引导该某理解父亲的行为,缓解该某与父亲的关系。
(2)监区采用的方法
①将王、张、田三人调离,使三人处于不同生产小组、不同楼层监舍,安排耳目和互监小组盯守三犯,防止王某对张、田二人采取报复行为,同时也观察张、田二人的行为表现,针对张、田二犯的同性恋行为进一步采取控制措施。
②鼓励王某多培养兴趣爱好,引导王某加入本监区的乐器兴趣小组,为其准备乐谱和乐器,利用晚上的时间学习吹奏葫芦丝。通过兴趣爱好能够转移王某的注意力,宣泄情绪,缓解压力。
③利用亲情帮教,通过拨打亲情电话和亲情会见的方式,缓解王某与其父亲的矛盾。由监区主要领导出面劝导王父不要一味的埋怨、打击王某,而应该多给予鼓励和支持。
(1)近期目标:让王某摆脱“失恋”的痛苦情绪,正确面对张某和田某,缓解犯犯矛盾,扭转王某的同性恋倾向。
(2)远期目标:调节个人暴躁易冲动的性格,增强适应能力。同时改善与父亲的关系,用亲情的力量促进个人在监狱安心服刑改造。
【教育改造成效】
经过五次心理咨询,王某的情绪波动逐渐减小,消除了不良情绪,饮食和睡眠情况得到了改善。王犯表示自己能认识到同性恋行为的危害,不会再陷入其中。同时王犯也认识到自己的性格缺陷会严重影响个人改造,在今后的改造道路上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能以暴制暴,要学会宽容和理解。
监区的教育改造措施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监区民警反映王犯与其父亲的关系得到了较好地改善,其父多次在亲情电话和会见中鼓励王某踏实改造,不要担心家里。同时监区民警也反映王犯近期改造表现良好,情绪稳定,积极参加监区组织的各项活动,目前正专注于学习葫芦丝的吹奏。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认识到:个性化教育对于罪犯的改造至关重要。每个罪犯所面对的问题是不同的,因此,应科学地分析罪犯的问题,从他的成长经历、性格特点和监管改造表现等多角度进行分析。针对分析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改造方案,心理矫治、亲情帮教、兴趣爱好培养和包夹监控等多措并举、对症下药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改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