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 > 社区矫正工作

性别错位与管理冲突--关于一例易性癖罪犯的咨询案例

  • 案例时间:2018-08-06 00:00:00
  •  浏览量:0
  • 案例编号:HBJYJG1528887225
  • 案例类型:教育改造案例
【罪犯基本情况】

李某,男,1970年08月08日出生,金融凭证诈骗,八年,余刑六年八个月,家住湖北省襄阳市,初中文化程度,从小就有女性行为习惯,成年以后,以女性身份在社会上生活。服用和注射雌激素十余年,在看守所关押时才停用,由湖北省襄阳市安定医院诊断为“易性癖”,也叫“性心理认同障碍疾病”。2013年2月26日入狱,不理囚头,并以自杀相挟,因其特殊的外形及经历,被监区列为有重大自杀危险罪犯进行控管。

【罪犯教育改造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短期目标:接纳与适应。接纳必须在男犯监狱服刑的现实,对自我的心理疾病有理性认知,也能接纳他人的异样目光,适应监狱的现实改造环境。

中期目标:纠偏与修正。帮助李某修正对关押男犯监狱改造的不切实际的认知,提高环境适应能力,减少内心对男犯群体的恐惧,逐步消除自杀念头。

长期目标:矫治与成长。转移注意力,逐步提高受挫力和承受力;提升自信心,融入群体,建立良好人际关系;争取行政奖励,能顺利的减刑,通过减刑目标的达成以增加服刑的成就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具体实施情况:

1、短期目标:接纳与适应

(1)支持性心理治疗。首先是与李某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一个好的关系开始是咨询成功的关键所在。从心理角度分析,李某的情况应属易性癖,即虽然生理上为男性,但其对自己生理性别不满意,不舒服,有改变性别的强烈愿望,希望变成异性。在心理性别上李某将自己认同为女性,穿异性服装、做异性打扮,完全是出于心理上的需要,觉得自己就是个异性,而非一种变态心理的满足。因此,李某对于他人是否将其视为女性十分敏感在意。对于李某这名特殊罪犯,改造之初,最重要的是对其进行一种支持性的心理治疗。通过咨询老师的女性身份与李某建立起一种良好的“同性认同”关系,引导李某将内心的痛苦倾吐出来,并给予必要的理解、关心和支持。

(2)切实解决李某入狱后面临的日常生活不便的种种现实性问题。直接从李某最难以启齿但又是其最需要迫切解决的入厕、睡眠、洗澡等一些生活实际困难的解决入手,让李某感受到来自监狱民警切实的关心和爱护。

2、中期目标:纠偏与修正

(1)宣泄、调整情绪。入狱前家人的厌恶,周围人群的白眼,进入社会后生意的失败,入狱后对陌生环境的不适应,日常生活明显的不适,都让李某从生理到心理上心理负担极重。

首先从宣泄入手,每次咨询,都先用较长时间让李某充分宣泄入狱后的种种压力,倾听的过程中,适时提出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其将苦闷的心情倾吐出来,其次,在他充分地宣泄以后,与其交流轻松的话题来促其放松紧张的情绪。并就其谈到的相关具体问题进行分析,找寻合理的解决渠道和应对方式,就问题谈问题,不带过多个人情绪,咨询后再视具体问题与分监区民警协商进行处理解决。

(2)改变认知,合理认识自我。李某在咨询中强调自己的心理难以得到他人,特别是领导层面的理解和认同,对于他们期望改变的想法十分抵触。咨询师使用“夏虫不可语冰”“三季人”典故让李某认识到,人与人之间都会有各自的思维限制,想法不同,很难一致,“尊重”、“理解”、“换位思考”在实际生活层面与心理期望之间的差距,引导其构建一种“三个不可能”理念(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同情理解、不可能获得所有人的尊重和接纳、不可能所有的需求都能得到合理满足)。在遇到不理解、不尊重时,更多的是需要调动自己的心理能量来学会接受并承受,而非强求他人给予自己,过高的期望值只会让自己心生更多失望甚至绝望的心情。

李某入狱后不理囚头,明确表明谁让其剃光头,就死给谁看。李某对于头发的在意,更多的是一种心理依赖,是将头发的存留当作是自己维护女性特征的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行为。“头发在”意味着自己还是女性,“头发剃了”就意味着背叛了自己的内心,不能原谅更不能接受。而且李某对于民警要求其剃头仅只是简单的从“监狱管理制度的要求”角度去理解,因此心生抵触、反感。以给予李某足够的理解和尊重的同时,引导其从“剃头,减少其他服刑人员的过分关注,就是对他的一种最好的个人保护”去考虑,并非仅只是从管理角度出发,更多的是出于对他的一种保护,只有理了发,与其他服刑人员在外表上的差距才会更小,才不会引起他人更多的关注。在此问题上着重引导李某自我领悟,最终达到理解民警对其头发的要求。

(3)焦点解决,挖掘内在资源。在咨询中针对李某多次提到的自己感觉快撑不下去的想法,通过挖掘过往的成功体验来引导李某适应监狱里他人的白眼和歧视。监狱这个环境与社会上虽然有区别,但其需要面对的大多数情况是一致的,减少李某过分夸大自己负面情绪造成的感受,也减少自残自杀极端的想法产生。

用后现代心理学的焦点解决疗法一个技术“你是怎么做到的”来关注他。秉持一种“尊重”“不知道”的态度,以一种好奇的状态去引发李某去反思,去探索已有的经验和资源,激活其内在的自我力量。通过引导李某分享他的过往生活经历,激发其积极正向的情绪。李某感觉自己坚持了这么些年确实挺不容易,觉得在监狱里要把自己照顾好才能对得起外面对自己最为牵挂的八十岁老母。就此,将李某的思路从对当下环境的恐惧、抱怨、担心,引向了积极方面,学会怎样在监狱里合理生存,怎样把未来的刑期平安度过,对找到自信心和力量。

(4)巩固支持系统,强化亲情力量。李某因自小产生的心理疾病,导致家人对其极为反感疏远,特别是弟弟们均不愿与李某有来往,唯有李某母亲,对李某不离不弃,是李某生存在世界上最大的心理支撑和精神力量。入狱后,咨询师、监区民警多次邀请李某的母亲、弟弟来监探视,开展亲情帮教,修复兄弟亲情,促其获得心理上的安慰和支持。特别是其八十多岁的白发母亲的会见,对李某的谆谆叮咛,强调“我活着就是为了等你出来”;李某弟弟在监区民警和咨询师做工作之后,为李某补交了罚金,让其能顺利减刑,这些措施和效果都极大的强化了李某的改造信心,确实稳定了李某的改造心态。

3、长期目标:矫治与成长

矫治李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伴随着他整个服刑过程,除开认知调整之外,主要采取鼓励发挥个人特长、教其人际交往技巧,以达到转移注意力、提升个人自信、健全其社会功能的效果。一是发挥李某能歌善舞的特长。李某在外时常在酒吧驻唱,监区民警及时了解这一信息,安排李某教唱改造歌曲,并安排其组织老弱病残学员进行健身操学习,让李某找到自我价值的存在感。二是鼓励李某经常写稿。李某文笔较好,咨询老师鼓励他积极向监狱狱内小报投稿,李某受到鼓励后,通过写稿,既宣泄情绪,又因中稿加分,提高了他的成就感。三是教其人际交往技巧。促使李某逐步融入集体,与其他服刑人员健康人际交往,提升李某自信心。

【教育改造成效】

通过以上阶段性的心理矫治措施稳步跟进,李某保持了较长时期的改造稳定,目前思想比较稳定,虽偶有异常情绪波动发生,经心理疏导后都能及时得到有效平复。2015年获减九个月,2016年获减八个月。

1、自我评估:入监不适的状态已大部消除,能较好的适应服刑改造生活,遇到涉及到个人生存方面的实际问题能积极主动找民警处理解决,监内人际关系较好。

2、民警评估:李某改造情绪已较长时间处在一个平稳状态,闹情绪时候极少,精神状态良好,在改造中能较好完成民警分配其的各项任务,发挥所长,找到自我价值。

3、咨询师评估:李某在情绪把握、自我意识、应对方式、处理问题时的态度都有较大的进步。能正视改造现实,不再过分夸大遇挫时的负面感受,自残自杀等极端想法不再有明显表现,较好地完成短期目标,目前正处于平稳的中长期目标完成时期。

相关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