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敲开“自卑”的门
- 案例时间:2018-07-25 00:00:00
- 浏览量:0
- 案例编号:ZJJYJG1528165164
- 案例类型:教育改造案例
【罪犯基本情况】
易某,男,1976年出生,贵州省水城县人,小学文化。因犯贩卖毒品罪,于2013年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10个月,2015年10月入监改造。易某因先天性“小儿麻痹症”导致终身残疾——左腿大腿肌肉萎缩得只有胳膊粗细。左手的三根手指也因打工时发生机器故障被吞噬了。初到分监区的易某很少与人说话,走路时总是低着头,害怕别人看他时异样的眼光。过度的自卑,焦虑,又不服输的性格,让易某对于警官的教诲、同犯的帮助,总是充满了拒人于千里的警惕与畏惧。有一次在收工回监舍在洗澡时,易某不小心被同犯用水淋到,随即破口大骂,说现在的牢不好坐,居心叵测的人太多,还不如死了算了,反正也没人管了。经了解,易某已经多次在公共场合表达过轻生的念头。
【罪犯教育改造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一、外围摸底,深入浅出,确定谈话方向
首先,从分管民警了解易某的具体细节情况,以便较为客观地作出相应的评价;其次,深入易某周围的罪犯并对其日常行为模式调查,以掌握易某与周围人群之间的关系、性格特征及兴趣爱好等;三是调阅易某的档案,通过档案切实掌握其犯罪事实、经过、案件审理及判决情况,通过档案材料初步掌握其危险顽危的性质、恶劣程度以及入监改造过程全貌;四是通过调取犯的《COPA-PI测评报告》、《COPA-犯罪心理结构变化状况测试报告》,获取易某的个性特征。通过外围摸底,有针对性的确定首次谈话的切入点及内容。
二、入组首次谈话,分析症结
通过外围摸底,民警对于易某的消极改造的原因进行初步的分析,以“三走进”活动为契机,打开话题,进行了与易某的首次谈话。首先从易某的生长背景分析,易犯自幼父母离异,离异后易某跟随父亲,四岁时父亲去世,由于易犯从小患有小儿麻痹症,先天残疾,身边家人多不愿照顾易某,最后其残疾的叔叔觉得易某可怜,将其抚养长大,由于易某叔叔血缘关系与其不近,且又有残疾平时对易某关心甚少,因此易犯自幼在社会上混迹,以致于自身行为自控力差,集聚了较为散漫的不良习气,也有着比较丰富的社会经验,长期接触社会底层人员,其行为养成十分的差;其次,易犯自幼生活困难,长期接触社会阴暗面,加之其自身残疾,从小忍受身旁异样的目光,因而一定程度造成其对社会心怀诸多不满,同时也造成了其心理上更加倾向于强烈的绝对公平意识,因此对民警及事务犯的正常管理非常不适应,对于身边的同犯乃至民警一直抱有警惕心理。因此,易某对服刑改造争取减刑信心不足,加上监狱对罪犯改造的严格考核,易某时有破罐破摔的念头,以致于不断出现消极抗劳以及其他违规违纪的行为,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问及其是否还有其他家人时,易犯一度沉默不语,且表示家里没人就只有叔叔和自己,之后就不愿再多说。首次谈话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民警取得易某的基本的信任;易某还是有一定羞耻心,且家里还是有牵挂的亲人(首次谈话中并未透露过多);教育转化易犯机率不小,只是缺少突破口。
三、捕捉罪犯“闪光点”,激发改造热情
正当为寻找易犯教育转化突破口一筹莫展时,一次“意外”收获,让一切自然水到渠成。一次收工回监舍,晚饭过后,服刑人员按部就班整理内务卫生准备集合,在经过易某小组门时,民警下意识留意了下易犯,见其正坐在床上,拿着废旧报纸在折着什么,大致像是一个花瓶形状,便也未放在心上,径直向前走去。刚走出不远,就兴冲冲的往回走,回到易某的监舍,看清了那个正在加工的折纸花瓶,仔细揣摩发现异常精美,对其夸赞一番后,身边同犯也开始忍不住说话,说易某还有很多作品,一些同犯就主动打开其储物箱拿出了另外一些作品,民警便有意无意的又夸赞了一番,身边的同犯也都夸赞其手艺好,开玩笑的说易犯心细如针,手比女巧。民警下意识的看了眼易犯,也第一次见易某脸上有了笑容。民警马上感觉到易犯教育转化的突破口找到了。
次日,民警便给易某买了专门用于做手工的纸张,让其在空余时间用心准备一些作品,也让分监区有兴趣的同犯跟着易某一起学,一来二去,易犯渐渐地性格开朗了许多,愿意与同犯交流了,脸上也终于有了笑容。生产上,民警怕易某有压力,不给易某任务,可易某却主动要求上流水线踩缝纫机。易某用锲而不舍的较真精神征服了身边的所有同犯,分监区民警也暗暗的为易某竖起大拇指。通过努力,易某顺利的拿到了缝纫机初级证书。
上帝永远是公平的,总会用另外一种方式弥补它造成的遗憾。旧报纸、旧期刊,这些日常的废弃物,易某却能用它制作一件件精美的工艺品。2016年初,易某参加了监狱组织的“制作新春花灯”活动,可作品一度因难度大而停工,分监区民警知道后专门为易某找来衍纸教程鼓励易某,最终获得了监狱二等奖。自此,体会到民警与同犯善意的易犯变得开朗了许多,开始试着与人沟通。2016年8月,易某创作的《一个都不能少》大型衍纸工艺品为易某又一次获奖,极大地提升了易某改造信心。
四、循序渐进,耐心细致是关键
民警在一次值班中,发现易犯独自一人站在窗户边发呆,至易犯转变以后,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无助的眼神,便走过去闲聊几句,顺便与易犯总结下近期的改造情况,适当给予表扬和鼓励。旁敲侧击的,民警才了解到易犯有个儿子,入监快两年了,从未曾联系过家人,其妻子很早就与其离婚,再也没了联系,所以儿子是易某一人抚养长大。在其收监时候儿子一直是其哥哥在帮忙照顾,易某现在很担心儿子的状况,在没有经济来源的情况下,现在是否还在上学。于是民警答应易某试着帮忙联系。苦于毫无头绪,易某也记不起任何一个家人的号码。于是民警询问其孩子上学的学校。事后上网查询到该学校,联系到学校的相关负责人,但是因为时间太久,学校信息化程度较低,人员调动等原因,并未找到易某孩子的消息。事后民警单独找易某谈话教育,也如实与其说明,正在民警准备开导易某时,易某却先说话了,表示很感激民警与分监区为易某所做的一切,说孩子随他,比较独立,况且有手有脚的,不至于会饿死。自己现在能做的也只有静下心来改造,争取早日释放。听到这里,民警心里憋着的一口气也终于落下了地。
经过民警教育,易某发生了较大转变,获得了2017年度监狱改造积极分子奖励。
【教育改造成效】
一、由浅及深,抓住症结,化解对立局面
由于每一个顽危犯的成长经历、人生信条、思想认识、个性心理特征各不相同,所反映出的危险形式也不尽一致。因此,对摸排出的顽危犯的个体状况要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了解,分析掌握罪犯思想上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循序渐进、牵住牛鼻子,抓住其“危、顽”的症结所在,对症下药。谈话时才能抓住中心,才能直达罪犯心底,建立信任,突破对立格局。
二、捕捉罪犯“闪光点”,激发改造热情,化解自卑心理
要善于捕捉、发现他们身上存在的细微的长处优点,肯定其自身的“闪光点”,使其产生自信,产生积极改造的动力。犯罪心理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后天积弊而成,是受“莠性”环境与不良文化长期作用的结果。绝大多数罪犯在监狱强制约束的前提下,经过民警“反复抓”,“抓反复”,逐步从不自觉到基本自觉地接受改造,这是一条被无数事实证实了的客观规律。这种强制大多属于外因作用(法律强制和行政约束),单靠强制约束,仅仅是刑罚工作的一个方面,真正起到“救心”作用,引起内因变化的有效途径无疑是教育改造。为使顽危犯真诚地接受改造,不仅要消除其危险心理,还应该铲除其犯罪思想和极端顽固的错误认识。
三、以点带面,深入浅出,全面突破
以其自身存在的“闪光点”为突破口,以点带面,持续不断地向其灌输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锲而不舍地启发其不断提高思想觉悟,潜移默化地增强其自觉改造的内驱力,消除其顽危犯的危险心理和消极改造心理,还要注重对罪犯个体在改造中的需要和情景心理状态进行有效的诊断,了解个体的心理需求、期盼愿望,对其合法合理合情的需求和愿望,尽可能地予以解决,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有意识地给他们创造产生正面效应的改造机遇,激发他们的改造热情,提高改造自觉性。这样,才能使罪犯实现自我“扬弃”,达到转化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