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 > 社区矫正工作

消极改造罪犯肖某的教育矫治案例

  • 案例时间:2018-07-23 00:00:00
  •  浏览量:0
  • 案例编号:BJJYJG1527823632
  • 案例类型:教育改造案例
【罪犯基本情况】

罪犯肖某,男,1971年生,北京人,高中文化程度。因故意杀人罪被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肖某于入监服刑改造后,就表现出消极散漫、意志低沉、参加活动不积极,且伴随多疑、猜忌、固执、戒心极强、对他人存在明显的敌意和不信任感。

【罪犯教育改造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1.成长经历

(1)成长过程:肖某作为家里独子,自幼上学,生活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里,在父母近乎溺爱的生活环境中,每天都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2)社会经历:社会环境的变化对其思想冲击很大,肖某经常出入社会不良场所,与社会闲散人员频繁接触,沾染一些社会上的恶风恶习。

2.犯因分析

(1)对法律观念的淡薄。

肖某由于只有高中文化,对法律常识的匮乏和对法律置若罔闻,缺乏对事物的认识和分析以及辩证能力,即分辨是非的能力,不能从现象的背后看到事物的本质,对违法犯罪缺乏羞耻感。

(2)家庭原因。

肖某出生在普通的知识分子家庭,父母是教师,但其父有精神方面的病史,导致肖某也受其遗传因素的影响,性格心理明显与他犯不同,情商、智商均低下,其女也受其影响精神方面存在一定的疾病。

(3)自身原因

肖某在日常表现中有一定的自控能力,但与其他人交往说话办事,往往出现矛盾和问题,肖某表现出生性敏感、顽固、脾气暴躁、易惹事生非,对他犯较为冷漠,猜疑心重的性格特征,情绪波动较大,不稳定,心理不成熟,行事较为冲动莽撞、霸道,导致与他犯人际关系紧张。

3.心理行为表现

监狱对其入监时的进行了心理测试,经艾森克个性测验:肖某性格偏执,孤僻,情绪波动大,猜忌多疑,冷酷无情,报复欲强,对人抱有敌意。典型的情绪不稳定,对各种刺激的反应都过于强烈,情绪激发后很难在短时间内平静下来,容易与人发生冲突,睡眠不安,容易出现各种身心问题。

4.教育矫治的难点

(1)认知因素:肖某缺乏对事物的认识和分析以及辩证能力,即分辨是非的能力,不能从现象的背后看到事物的本质,对违法犯罪缺乏羞耻感。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易受不良思想和行为的影响,对自己的情绪无法控制,从而由“小恶”发展到“大恶”。

(2)性格因素:由于肖某家庭环境影响,缺乏心理引导和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导致肖某心生怨愤,叛逆心理较强,性格偏执,易猜忌、多疑,事事以我为中心,报复欲望强,易冲动。在教育过程中,可以感到肖某的强烈反抗信息,包括情绪抵触和行为抵触,同时又会表现出凶悍、无理取闹的过激行为。肖某性格属于多疑类型,对人和事自认为有自己的判断标准,自己认为正确的就一定是正确的,缺乏自我反省能力和情绪宣泄的方法,容易被即时环境所影响而产生猜忌和冲动,不计后果。

5.矫治方案

鉴于以上分析,并结合罪犯肖某的现实改造表现,民警决定对症下药,制定详细的矫治方案,让肖某尽快放下包袱,投入到正常的改造中去。

(1)调整心态。与其谈话多采用一些积极的、实在的话语来鼓励其正确的面对现实的处境,学会随遇而安。在日常改造生活中,有意识鼓励和带动其多参加集体活动,尤其是文娱活动,通过参与活动和舒心谈话,目的在于舒缓心理情绪,调节心态,树立改造自信心。

(2)找到关注点,帮助其提高生活兴趣,减少负面压力。关注点包括他对家人的关注,对家庭的依恋,对兴趣爱好的追求,均可以是其内心的强大支持和驱动力,利用亲情电话、家属会见等通道了解,时刻关注其的期望点和关注点,以此为突破口,转移负面压力 ,重塑生活兴趣和新生希望。

(3)关注肖某心理问题的预防,采取暗中包夹措施,干警持续介入谈话,进行思想教育,从教育和心理多方面入手,训练其建立健全人格,树立健康心态,同时分阶段逐步检验其改造表现。

(4)从健康关怀入手,心理生理双重保障。通过多频次的心理访谈和拓展活动,运用科学的心理咨询技术,与其建立信任关系,让其得到存在感。在生理上给予一定的关怀和关注,让其逐步适应目前监狱的生活环境,不会出现牙疼、失眠等因为心理焦虑产生的生理病症。在心理上让其打开心扉,走出失落,树立自信和希望,排除沮丧、悲观、紧张困扰等不利于改造的、复杂的心理情绪。

(5)科学运用班组建设和个别教育手段。矫治过程中,对肖某不断进行反复、个性化和针对性的教育,强化在教育过程中的耐心,恒心,和细心,引导肖某积极参与班组建设活动,从中培养肖某的自信心,从而调动肖某的情感机能,提高精神收获感,达到情感认知重塑的目标。加强班组中的互监、互帮功能,及时发现其潜在的风险与隐患,对症下药,有效解决问题,及时规避人际冲突和矛盾。梳理分析肖某违规违纪的类型、目的、形式、影响、后果,针对性的开展管理与教育,阶段性进行教育管理效果的评估,适时调整对其教育管理策略。

6. 预期矫治目标

(1)加强守规守纪意识,减少违规违纪现象,努力增强其自我控制能力和行为规范意识,生活上多关心肖某,让其感觉到监狱及民警对其的关心和照顾。

(2)培养健康的身心状况,引导肖某人际关系不断改善,和谐相处,在心理上让其打开心扉,树立自信和希望,消除猜疑、敌视心理。

【教育改造成效】

通过针对性的改造,使肖某可以积极与警官交流,能够就自身的改造情况及时向警官汇报。人际关系不断得到改善,能够和其他服刑人员和谐相处,充分发挥其在象棋技艺中的优势,带动监区其他服刑人员提升棋艺水平,因此肖某重新捡拾到自己的位置,建立了良好的人际氛围。能够清楚的了解到自己的犯罪对被害人家属、自己家庭带来的巨大影响,对于被害人家属的感情伤害,以及对于家人的亏欠,肖某可以正确理解和看待当前的减刑政策,从心理、思想、行为三方面肖某通过矫治都有了明显的改变。

相关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