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犯翟某的矫治个案
- 案例时间:2018-07-23 00:00:00
- 浏览量:0
- 案例编号:HNYJYJG1527820720
- 案例类型:教育改造案例
【罪犯基本情况】
翟某,1974年10月28日生,河南省新安县人,初中文化程度。因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缓,2012年12月30日进入监狱服刑,目前余刑15年。
翟某兄弟姐妹较多,童年时期父母忽视其教育,小学毕业后即外出打工,学习装修等手艺。2003年后在北京跟别人在工地干活,农忙时回家种地。2010年3月左右,翟某在与前妻离婚后,要求情人乔某与其结婚,遭到拒绝,翟某逐持尖刀向乔某身上猛刺十余刀致乔某心脏破裂死亡,翟某随后持刀自杀未死。
翟某入狱后,情绪极不稳定。一方面对自己能否度过漫长的刑期失去信心;一方面对杀死乔某怀有深深的愧疚,有时甚至整夜不睡觉。性情两极化,时而暴躁愤怒,时而孤僻拒绝交流,尤其是在到乔某的忌日时,翟某要么寻衅滋事,挑衅他犯,要么寻死觅活,情绪失控,有严重的自杀倾向。严重影响了监狱的监管安全。
【罪犯教育改造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1.犯因分析
翟某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中,家境贫寒,有三个哥哥、一个姐姐,婚后育有一子一女,翟某长期在外打工,忽视对家庭、孩子的照顾。后与妻子离婚,其妻再婚后,一双儿女归女方抚养,且小孩被改姓,妻离子散。加之翟某性格偏执,认死理,想问题容易钻牛角尖,离婚后要求情人乔某与其共同生活,遭到拒绝,冲动之下将乔某杀死。但又对受害人感情很深,愧疚感强烈,固执地认为自己应该和受害人一起死,在地下再做夫妻。
2.入监改造表现
翟某自入狱以来,常在劳动岗位和监舍发呆,精神恍惚,时有自言自语,常说“家没了,儿子也没了”,“妻离子散了”,“活着没有任何意义”,“死了倒心净了”,“对不起乔某,不该活着了”之类的言语,表现出较强的自杀危险。
3.心理行为表现
翟某存在多种人格障碍,其中以偏执型人格和冲动型人格最为突出。情绪稳定性差,常常焦虑、担忧,郁郁不乐,忧心忡忡,遇到刺激有强烈的情绪反应,在一些重要的时间点常常会出现不理智的行为。
4.教育矫治难点
(1)认知因素:通过对翟某犯罪过程的分析,发现翟某法律知识淡薄,没有认识到法律的威严、严肃,也没有感恩国家、法律给予自己新生的机会,自己应当珍惜。正是因为国家刑事政策“减少死刑,加重生刑”,才有了他的改造机会。
(2)性格因素:由于翟某性格偏执,行为冲动,怀着对家庭破裂、情人命丧于己手深深的后悔与悲痛,封闭自己,与之要建立沟通、信任的关系,存在一定困难,在平时的谈话中可以感到其内心的防御。
(3)心理因素:翟某考虑问题时是典型的我向思维,以满足自我需要为唯一目标,很少考虑他人,思维模式高度自动化,在处理问题时,方法单一,心智显得不成熟。习惯性的使用一种称为“分裂”的防御机制,在他的眼里事物要么分为“全是好的”,要么“全是坏的”,在遇到事情时,不能理解自己和他人的矛盾性成分,往往很难调节情绪。
5.矫治方案
鉴于以上分析,结合翟某的现实改造表现,监狱多方分析,对症下药,制定出详尽的矫治方案,使翟某树立起改造信心,内心中升起改造的希望,放下轻生思想,学会与人沟通,融入到正常的改造中去。
(1)评估诊断阶段。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与翟某建立信任关系,尽可能多的了解翟某的背景信息,并对翟某额心理危机情况进行评估,判断心理危机的严重情况,并结合监区进行防范。共进行了五次谈话,主要使用来访者中心技术和无条件积极接受技术,通过耐心的倾听和适当的开放性的提问,引导翟某讲述从小的经历、与情人乔某的纠葛,以及入狱之后的心路历程。在这个过程中,认知梳理该犯的成长经历,心理历程和矛盾点并对其现实危险性进行评估。
(2)情绪疏导、认知重建阶段。在此阶段,首先引导翟某情绪宣泄,把不良、负性情绪宣泄出去,进行了共8次沙盘治疗。在心理沙盘治疗中翟某选择了一个代表乔某的沙具,咨询师利用此情况,进行连接,把积极信念“生命本为一体,我愿意用我的丰盛代表你的生命”植入。保存“乔某”在办公室办公桌里。禁止其他无关人员使用。翟某在咨询室里对着这个沙具仰天长啸,痛哭流涕,狠打己脸,下跪叩头,极哀方止。并约定,每在乔某的忌日都要来沙具前哭拜一番,有效的宣泄了情绪。同时在沙盘治疗中采用合理情绪疗法,让翟某相信自己的问题的根源在于他对事物的看法和信念。
在认知重建阶段,主要采用澄清、面质、解释等方法进行深入的分析,帮助他澄清事实,重建认知。该犯想法偏执,先从近期对该犯影响较大的事件开始,引导他从别人思路理解别人。并通过不断的分析、质问,让其了解自己个性的成因,换角度看待自己与乔某的关系问题,自己与前妻的离婚问题。并再次通过连续的沙盘治疗和作业分析回顾,让翟某从自己的人生经历中认识到,是自己的性格孤僻、偏执、遇事情绪化等性格导致了悲剧的发生,并从新的角度来审视了自己。指导翟某进行放松训练,并对自控力的相关知识进行介入,引导该犯学习控制自己的行为的一些小方法。
(3)构建社会支持系统。社会支持包括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主持的利用度。为了发挥客观支持的作用,对其前妻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其前妻今年40岁,已经另嫁他人,对方约法三章,不允许翟某女儿与父亲有任何联系。该犯姐夫也不愿意管此事,双方已经关系闹僵。通过一段时间的教育,该犯主动忏悔后录像进行家访,并告知其姐夫,家人不去接见是不对的,有悖于亲情关怀。后来在与姐夫和女儿的接见过程中,翟某通过与家人的沟通交流,感受到了血缘绵长的亲情温暖,重启了生活信心,改造思想也趋于稳定。在主观支持上,监狱和监区加强沟通,加大对该犯的关怀力度,让该犯感受到对他的关心,对集体也慢慢有了一种融入感。
(4)严格管理和人文关怀相结合进行悔罪教育。该犯是因“情”杀人,在其思想上一直存有较深的自责与愧疚感,因此造成对待生活的积极性不高,对待周围生活环境过冷淡,特别是遇到什么事情时心理过于敏感。在日常谈话教育中,给该犯指出,不踏实改造,自暴自弃是懦夫的表现,理应把对乔某的愧疚转化为改造的动力,用优异的改造成绩来洗刷自己的罪行,荡涤自己的心灵。经过多次的教育,有效的缓解了该犯的自责情绪和心理压力。
(5)运用激励改造措施。对待该犯首先从其改造生活中入手,关注其改造状态,及时掌握其改造的一举一动,及时对该犯的闪光点的给予鼓励,逐步树立该犯的改造信心,另一方面,在谈心教育过程中适当适时的把当前形势,未来远景聊天一样的讲给其听,加深其对现实环境的认识和对未来生活的向往,逐渐在该犯心理意识中印刻下真实的当下才是生活最重要的部分这么一种认知。从而使其从内心中自主的敞开心扉解开心结,承担起自己应担的责任,用自己辛勤的劳动,真诚的忏悔去救赎和矫正曾迷失的过往。
6.预期矫治目标
(1)通过监狱心理咨询师和监区的配合,从内到外,消除不合理的信念和不正确的行为。增强法律意识,知晓法律常识,学会感恩,树立、提升改造信心,消除其轻生思想。
(2)提升改造积极性,减少违规违纪行为,努力增强自我控制力和行为规范意识,变被动消极改造为主动积极改造。
【教育改造成效】
通过一年多的教育矫治,翟某现在已能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正常改造中去,能够遵守监规狱纪,较好完成分监区安排的生产任务,从刚入狱时不参加劳动到现在能够积极主动去完成生产任务,以及近期还当上了分监区包装组的小组长,且近十个月来无违规行为。与他犯也能融洽相处,学会了换位思考,感恩他人,在得知前妻因病住院时,主动提出要把自己辛勤劳动获得的奖金奖励寄给前妻,希望能帮助前妻渡过难关。目前,经监狱、监区评估,该犯暂时已不存在现实危险,充满改造信心,能够正常的投入到改造中去。
通过这个案例深刻体会到:准确掌握罪犯心理是成功进行转化矫治的前提,掌握了罪犯的心理,就可以“寻根问源,对症下药”,采取积极的对策,矫治病态心理,缓解心理冲突,教育罪犯要因人施教,通过现实改造中的一点一滴引导、感化罪犯,同时要说明的是人格障碍特别是偏执型人格障碍很难矫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监狱里这样的罪犯有很多,在矫治这一块仍需我们继续努力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