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 > 社区矫正工作

走出抑郁阴影 点亮心灵明灯

  • 案例时间:2018-07-24 00:00:00
  •  浏览量:0
  • 案例编号:JLJYJG1527765607
  • 案例类型:教育改造案例
【罪犯基本情况】

一、 罪犯基本信息

(一)一般资料

曾某,男,43岁,小学文化,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2014年7月开始在广东某监狱服刑,2015年10月转入吉林监狱。

(二)个人成长史

曾某出身于农民家庭,有四个姐姐,是家中的独子。从小性格比较强势的父亲对其要求严格,小学一年级念了三年,后在家放牛,十岁左右因跟人打架打输了,被父亲狠狠地揍了一顿,还说他啥也不是,打架都打不赢,曾某一气之下要抹脖子自杀,被母亲抱住并及时制止。之后跟着姐夫到广东打工。由于姐夫属于社会闲散人员,带着曾某混社会,到处惹是生非,直接导致曾某犯罪入狱,其姐夫也被枪毙。2013年8月26日晚,在广东汕头,曾谋与多名老乡在饭店聚餐期间与其中一人发生争吵,并动手打架,将被害人打倒后离开现场,后被害人经抢救无效死亡。2013年9月自首。

二、案例分析

(一)心理测验结果

根据曾某的实际情况,选择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进行测试,结果显示,焦虑3.2,抑郁3.6,人际关系敏感3.4,恐怖2.4,敌对2.8,其他2.5。EPQ结果中,P(精神质)量表分和N(神经质)量表分偏高,E(内外向)量表分偏低,说明曾某性格内向,情绪不稳定,常常伴有焦虑、抑郁紧张、悲观等情绪反应。

两项测试结果分析:曾某目前情绪化很严重,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心理严重,有自杀隐患。

(二)主诉及自我陈述

主诉:抑郁、焦虑、紧张、害怕、入睡困难、食欲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头痛、烦躁不安、神经过敏。

自我陈述:我最近一年多身体状态不好,心情很郁闷,很痛苦,看到类似刀片的东西就想藏起来,脑袋里多次有自杀的想法,跟别人沟通起来很紧张,很自卑。小时候父亲总说我啥也不是,干啥都不行,所以一直很自卑,怕别人瞧不起自己,不敢说话,怕别人生气。担心自己不能活着出去,担心以后干什么,担心自己干不了监区让干的活。脑袋里总是想这想那的,控制不了自己,头都想的很疼,所以想一死了之。

(三)咨询师观察了解的情况

1.精神状态:焦虑、抑郁、烦躁、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敏感、害怕、有想自杀的念头。

2.躯体状态:头痛、失眠、多梦、食欲下降、腰部不适。

3.社会功能:严重影响正常改造和日常生活。

(四)监区民警反映

转监以来,曾某改造表现一直良好,但是自从去年七月查出腰脱以来,曾多次就诊,但效果不好,曾某希望外诊,但是其病情达不到外诊要求,而且就目前医疗水平来讲,无法解决这个难题。曾某无法正常劳动,监区安排他扫扫地,收拾收拾卫生,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他有病后,情绪开始不稳定,有时候一个人发呆,也不愿意和别人交流。而且总唉声叹气,说自己活着没啥意思,这身体出去也干不了啥,而且有点神经过敏,和监舍其他人处不好关系,有严重自杀倾向。

(五)评估和诊断

求助者有自知力,有主动求治欲望,能客观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对自己目前情况比较了解,但出现一定的泛化,影响到其部分社会功能。根据其表现出来的症状和心理测试结果,初步诊断为中度抑郁性神经症。

(六)诊断分析

通过分析认为,求助者出现上述症状的原因如下:

1.生物层面:犯腰脱病导致劳动能力下降,自我评价降低是表层原因,不是主要原因。

2.心理层面:从小父亲的强势造成曾某自卑,十岁因琐事有自杀行为被母亲及时制止。文化程度低,进入社会后受到混社会的姐夫影响,心智不成熟,辨别是非能力较差,对其姐夫依赖严重。进入监狱后,一直感到自卑,不敢与别人打交道,特别是去年腰脱后感到自己活的没希望,担心以后的生活。这是深层原因,也是主要原因,导致其人际关系敏感,恐惧、焦虑、抑郁情绪交替产生,有了再度自杀从而解脱这种生活的想法。

3.社会层面:在监狱内犯群关系紧张,与民警沟通不畅。因为家人在广州,而且家境一般,家人很少来接见,所以感到孤独,缺少社会支持系统,感到很无助。


【罪犯教育改造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三、咨询目标和咨询方案

(一) 咨询目标:减缓其焦虑情绪,改变其负性认知,建立自信心,找到解决人际关系障碍的方法。

(二)咨询方案:考虑到该罪犯心理问题由来已久,常规的方法不一定快速有效。决定采用认知领悟、催眠、意象及团体心理辅导交替使用,运用综合疗法直达病灶,快速彻底解决问题。

(三)方法与步骤:准备分三个阶段进行治疗。

第一阶段:建立良好咨询关系,讨论治疗方案,并对隐患进行排查清理,对危机进行有效干预。

第二阶段:讨论症结所在,运用催眠缓解腰部不适症状,在催眠中建立自信心,调解不良情绪,缓解睡眠障碍,并逐步使用意象,找到其自杀情结,循序渐进的在意象治疗中修复伤痕,改善心理环境,在不知不觉中改变认知。

第三阶段:带入成长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小组,用动力场效应,以及正能量团队的引领自觉改变不良认知,同时改善人际关系,提高自信心,并对身体疾病有正确认识,用良好的心态面对任何困难和挫折,达到心灵成长的目标。

四、咨询过程(共计进行了八次咨询)

(一) 第一阶段心理治疗(本阶段咨询二次)

在摄入性会谈基础上,通过倾听、积极关注、提问、共情等心理学技术的使用,与求助者建立了良好的咨询关系。在澄清咨询主要目标的基础上,提出帮助的方向。在这一阶段咨询师了解到一个重要的信息:该罪犯不仅打算伤害自己,企图自杀,而且还准备了自杀工具。为了不打草惊蛇,咨询师没有马上做出反应,而是稳住求助者,继续了解曾某从小到大的事情,并发现曾某自杀不是一时冲动,10岁左右就有过自杀史,而且还有家族自杀史,其爷爷死于自杀,其叔叔家的姐姐死于自杀,该罪犯都看到了现场。咨询师又了解到曾某与其他罪犯关系紧张,对民警很感激,认为民警既照顾自己腰脱,只安排自己简单的扫地、收拾屋子工作,又帮助自己找咨询师,因而与民警关系较好。在收集相关资料后,咨询师尝试用“渐进式放松技术”让曾某进入催眠状态。因为是第一次催眠,曾某比较紧张,大概十分钟才进入催眠状态。在催眠之后,马上介入意象问话。接下来把曾某带出情境后进行短暂交流,曾某觉得这种方式很神奇,但是感到很放松,很舒适。并表示也很接受这种形式。

第二次心理咨询选择在第二天,因为有一个细节引起了咨询师的重视,曾某说手里有个自杀工具,为了防止夜长梦多,咨询师决定趁热打铁,把危机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第二天的咨询从反馈第一次咨询的情况开始,曾某说感觉很舒服,很放松,愿意继续咨询,身体很放松,但腰部没有太大变化。咨询师跟曾某讨论加强催眠深度,并加上对腰部疼痛缓解的暗示,这次约定依然用“海滩漫步”作催眠指导语,并多次暗示催眠后疼痛逐步减轻,建立自信。这次催眠进入状态明显比上次快,易受暗示。催眠后曾某自述感到很舒服,同时感到腰部疼痛好像减轻了一些,咨询师观察到咨询后曾某从床上起来的速度比之前快一些。催眠后咨询师问曾某是否认可这种咨询方式?曾某毫不犹豫的点头说:“认可,真的很神奇。”咨询师说:“那你就要按照咨询师的要求去继续坚持,只有你有信心,努力按照咨询师指导语去做,一定会减轻疼痛感,因为催眠师采用的方法是科学有效的,所以不要有其他想法了。”接着咨询师突然话锋一转,接着说:“把东西拿出来吧?”罪犯明显一愣。咨询师再次重复说:“拿出来吧!”曾某点点头,说:“我现在就去取。”接着曾某跟着监管民警到劳动现场的一个角落取出一个大约2-3厘米的刀片。咨询师说:“很好,我们一定要往好的方面想,往好的方面走,监区这么关心你,对你这么好,再加上我们大家共同努力,你一定会越来越好,我相信这一点,请你也相信。”曾某说:“我相信,我会好好的活着。”咨询师和曾某约定下次咨询目标是继续加强腰部暗示,加上人际沟通问题的催眠。

(二)第二阶段心理治疗(本阶段咨询二次)

第三次咨询是在八天之后,除了加强自信心的暗示之外,咨询师又进行了树的探索,了解到曾某看到100多年的老树,有黑色树皮,树上还有毛毛虫,烂心脏。咨询师直接让他对树进行修复,浇上营养液,感受树的重现生机的感觉。在森林里的房子意象,当他看到土房子,破旧的木凳时,咨询师也让他重新修复意象,感受焕然一新的感觉。交流中他提到父亲小时候打他,造成他自杀,幸好妈妈看到抱住他的细节,咨询师感到这是他自杀倾向的症结所在,于是第四次咨询时候,有意识把他带回他小时候的家,看到他父亲,他父亲说他没用,接着回到他10岁自杀的场景,他跟人打架输了,他父亲说:“你没用,完蛋。”咨询师问他:“要是你现在看到他说什么?”求助者说:“我会说,我真的没用。”咨询师引导问:“那他会怎么样?”求助者说:“会很难受。”咨询师引导,你现在跟爸爸说:“我现在变得强大了,我很放松,我现在过得很好,让他放心。”求助者按照咨询师所说的去做了。接着咨询师再引导他去看那个镜子,他看到自己,二十几岁,微笑着,穿格子衣服。之后分享中,曾某说此时心情好很多,最近也不跟别人敌对了,自己也不去想不愉快的事了。咨询师为了巩固效果,又让他做一个房树人绘画,他画的是自己家平房,有父亲、母亲和他,但是整个画面全用黑色水彩笔,咨询师尝试让他填充颜色,于是他填上绿色等多种颜色,咨询师鼓励他让生活多点色彩,不要太单调。

(三)第三阶段心理治疗(本阶段咨询四次)

咨询师觉得前面的咨询解决了他自杀的症结,但是他人际关系的问题还需要改善,于是把他带入一个以人际关系为主题的成长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现场。接受四次团体心理辅导治疗。刚开始进入团体时候,他很胆怯,不敢发言,咨询师鼓励他多谈感受,特别“戴高帽”游戏让他感到自己原来有这么多优点,于是逐渐找回自我,同时也多关注别人的长处,在一次次团队合作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合作的力量。在最后一期他主动谈了自己一路走过来的心路历程,坦言自己曾经想一死了之,是咨询老师和监区给了他重生的希望,并激动的现场演唱,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到此,这个心理矫治案例终于获得阶段性的胜利。


【教育改造成效】

五、咨询效果评估

经过两个多月的咨询,曾某终于走出危机,在对曾某的SCL-90测试显示,结果各项数据均大幅度下降。曾某在和咨询师的谈话中说:感到自己心情好多了,也轻松了,睡眠质量提高了,看监区其他罪犯顺眼了,而且天天有空就看咨询师借给他的《积极心理学》书,感到说的太好了!他感觉每天都很开心。监区民警也反映说:曾某咨询后天天脸上都笑呵呵的,不像以前整天愁眉苦脸的,情绪目前很稳定,和其他罪犯的关系也好多了,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至此,这起关于自杀倾向罪犯的心理矫治工作圆满落下了帷幕。

六、思考与启示

在对该罪犯的个别教育转化过程中,作为一名监狱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有发展的眼光,有创新的精神,还要有务实的态度,才能在教育转化罪犯中抢得先机,抢得机遇,抢得战役的主动权。

(一)要提升个别教育矫正方案制定的可行性和实效性

增强矫正方案的灵活度,根据矫正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或变化及时作出相应的方案调整。缩短矫治时间,提高个别教育转化成功率。

(二)机动灵活运用矫正技术,提高曾某对民警的信任度

从事个别教育转化工作的民警不仅仅要拥有良好的职业素养、丰富的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知识,更要有敏锐的视角以及足够的耐心。

1.要有敬业精神

监狱罪犯很多人格上有缺欠,成长历程中有创伤,这就要求我们要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细致耐心的观察与引导。让他们感受到个案矫治工作者的人格魅力和专业水平,以及敬业的精神。

2.要有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

有时候我们学习的技术不能原方不动的照搬照抄到监狱咨询中。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改良,尝试改变,把好的技术用罪犯能够听得懂的语言、做得到的方式运用到心理矫治中去,只有这样,监狱的个别教育转化工作才能越来越好。


相关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