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 > 社区矫正工作

服刑人员袁某的矫治个案

  • 案例时间:2018-09-10 00:00:00
  •  浏览量:0
  • 案例编号:GXJYJG1527247930
  • 案例类型:教育改造案例
【罪犯基本情况】

服刑人员袁某,男性,1967年2月生,汉族,广西贵港市人,大学毕业,已婚。袁某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共计人民币一百三十万元,2013年10月21日因受贿罪被判有期徒刑十年六个月,送到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监狱服刑。

【罪犯教育改造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一)犯因分析

1.成长过程:袁某从小学习成绩优秀,家人对自己百依百顺,但个性较为内向,朋友较少。

2.社会经历:大学毕业,在xx市水利工程管理站工作,入狱前担任总经理职务。

(二)入监改造表现

入监以来较难以适应监内改造生活,表现在情绪上烦躁不安,时常失眠;在改造上消极、抗拒劳动;在人际关系上,与他人相处关系紧张,对他人存在敌视。

(三)心理行为表现

监狱对袁某进行心理测试,经过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测试:人格趋于内向,好静,孤僻。通常除了亲密的朋友外,对一般人缄默冷淡,严肃,不合群。人际关系上,性格基础是内向、敏感、心理较脆弱。在敌对方面,警惕性较高,经常注意或怀疑别人的一举一动,常与人难以相处。

(四)教育矫治的难点

1.认知因素:袁某入狱前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曾身居要职,以前别人都对他毕恭毕敬,现在沦为囚犯,身份的差别变化使袁某难以接受,时常孤立自己,与警察和他犯相处时存在敌意。认为自己受过高等教育,与普通罪犯不同,大道理自己都懂,不用警察来教育。现在的劳动工种只适合那些没学历的罪犯,像他这样的应该做一些脑力劳动。

2.性格因素;袁犯性格内向、敏感、自尊心强、好面子,不善交际,很多事情窝在心里,不与别人沟通。

3.心理因素:袁犯不能接受自己坐牢的事实,疑心重,对警察和同犯呈现出敌对、不信任。

(五)矫治方案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咨询师结合袁某的实际改造情况,制定了心理矫治方案,并在袁某所在监区协助下完成对袁某的教育改造。

1.第一阶段(2013年12月至2014年2月)

建立良好关系,收集信息,进行诊断,确定目标。

袁某入监初期,不愿意与别人交流,看人的眼神也带有敌意,对警察的谈话教育有明显的排斥。监区警察与咨询师坚持每周与袁某谈话一次,采用积极关注、倾听、鼓励、情感反应、具体化等心理学技术,耐心、细心、诚信地对待袁犯,打开袁某的心扉,为今后教育改造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第二阶段(2014年3月至2014年4月)

实施疏泄疗法,使用焦点解决技术。

经过前期接触,袁某与警察之间的信任感已经完全建立,袁某见到警察会有强烈的倾诉愿望。咨询师决定在此阶段使用疏泄疗法,疏泄疗法是让求助者将心中积郁的苦闷或思想矛盾倾诉出来,减轻或消除求助者心理压力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在疏泄疗法中,袁某将一直以来积压在心中的情绪和事件倾诉出来,咨询师及时给予袁某充分的理解、同情和安慰,并鼓励其将不良情绪表达出来,以缓解压抑的内心。袁某表示通过疏泄情绪与倾诉,其感觉得到警察的理解与帮助,自己的心情轻松很多,入监以来终于不失眠了。

疏泄疗法成功运用以后,咨询师对袁某开始实施焦点解决技术。焦点解决技术强调寻找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法,而非发现问题原因,并以正向的、朝向未来的、朝向目标的积极态度促使改变的发生。咨询师要求袁某对过往进行反思,引导其采用正向、积极地态度,帮助他回顾其过往生活经历中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人生中有哪些牵挂,还有哪些未履行的义务或未尽的职责等等,激发其本身的潜能。袁某通过咨询师的引导,看到自身转变的正能量和改造希望,与他人相处时不再带有敌对情绪。

3.第三阶段(2014年5月至2014年6月)

帮助建立支持系统,感受监狱给予的关怀。

咨询师利用亲情帮教,通知其父母妻子来监会见,给予袁某温暖和心理支持;由监区警察出面帮教协调解决袁某与他犯之间存在的沟通问题,以便取得他犯的关心和帮助;咨询师与监区领导沟通,用阶梯递增的方式考核其劳动生产能力,让其不排斥劳动改造,逐步达到完成生产任务的目标。

4.第四阶段(2014年4月至2014年8月)

沙盘游戏治疗。

在对袁某开始进行第二阶段治疗时就开始采用沙盘疗法,通过在沙盘内使用沙、各种模型、玩具摆弄心灵故事,让袁某与自己的无意识接触并表达超语言的经历和被阻碍的能量。咨询师可以通过沙盘摆放对袁某内心状态做出评估,并引导袁某进行自我转化和治愈,促进袁某人格发展和心性成长。沙盘治疗每次时间为一小时,在心理健康指导中心沙盘治疗室。袁某每次做完沙盘,自己命名主题,咨询师全程观察、记录、予以回应。

第一次:2014年4月10日,命名《安全的家园》。沙盘右上角呈现的是父母、妻子、孩子,有房子车子,树木花草。在人物前面放置重重栅栏、高墙电网、猛虎野兽。在沙盘中央有条河流,把沙盘分为两半。

袁某自诉,沙盘呈现的是现在坐牢后他家的样子,家里没有他的保护,只有通过一些高墙栅栏来保护家人,家前面的河流也让坏人没办法进去伤害家人。

咨询师分析,沙盘的主题很封闭,存在不安全感。

第二次:2014年8月20日,命名《我向往的》。沙盘呈现的左上角一个太阳,左下是一所监狱,右边是树木花草、小洋楼、坐在树下的父母、和孩子玩耍的妻子、小狗小猫、多样的水果。在左右两边有条弯曲的小路连接着。

袁某自诉,沙盘表现的是家人生活状态,他们很安全,正期待自己能早日出狱,一家人团聚。

咨询师分析,生命的力量在流动,充满生机和活力。

在完成两次沙盘治疗以后,袁某基本实现能正常与他人交流,遇到困难能主动寻找警察帮助。

5.第五阶段(2014年9月至2014年10月)

接受团体心理辅导,帮助其完善人格。

采取团体心理辅导的方式,培养袁某与人相处的能力,使其在团体情境中学习与人相处,并反思自己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启发、鼓励其采取有效行动,学会正确与周围人交流沟通,主动适应团体,建立起新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支持。

袁某经过一系列的教育矫治措施,终于能正确认识自己的罪犯身份,并能正视自己的刑期,主动表示要服从监狱的改造要求,争取早日回归社会,做回自由人。

(六)预期矫治目标

1.袁某能正确认识自己的罪犯身份,服从监狱的改造安排,积极完成每月的生产任务。

2.能正确面对心理困惑和内心冲动,并能积极适应解决。

3.情绪较以前稳定,能主动和他人交往,虽然技巧上有些不足,但敌对情绪明显减少,信任程度增加,比以前开朗了。

4.心理测试90项症状清单显示各项指标正常。

【教育改造成效】

经过一年的教育矫治,袁某能做到认罪服法,遵守监规纪律,服从警官安排,完成生产任务,表现较为积极。该犯在2015年、2016年、2017年获得监狱改造积极分子,并在2017年获得减刑八个月。

袁某2014年1月入监至2016年12月获得考核奖励分情况:    

月年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14

0.2

0.2

0.3

0.3

0.2

0.5

0.5

1.0

1.0

1.0

1.5

1.5

2015

2.2

2.2

3.1

3.1

3.1

3.5

3.1

3.5

3.7

3.7

3.7

3.7

2016

3.7

3.3

3.3

3.5

3.5

3.2

3.7

3.5

3.5

3.7

3.5

3.5

通过这个案例咨询师体会到:

第一,对高学历的罪犯做心理咨询,因为领悟能力、反思能力强,所以在技术上的运用可以很快取得效果。

第二,在入监初期发现问题及时介入,会取得较好的咨询效果,也为罪犯有个良好的服刑生活开个好头。

第三,监区民警的配合,进行有针对性的施教,在改造和生活上给予关注与帮助,会让罪犯更快转变。

第四,引入焦点解决技术,把专注点由“为什么”转变为“怎么办”最大化挖掘个体力量、优势和能力,将解决问题的关注点集中在当事人的正向方面,通过小的改变带动大的改变。第四,沙盘游戏的应用,让咨询师能更直观的对求助者进行心理评估,也可以让求助者更清晰的看到自己的问题。

第五,团体辅导对于培养人际适应能力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相关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