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 > 社区矫正工作

危险罪犯蒋某的矫治个案

  • 案例时间:2018-08-09 00:00:00
  •  浏览量:0
  • 案例编号:SHJYJG1524485088
  • 案例类型:教育改造案例
【罪犯基本情况】

罪犯蒋某,男,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市人,初中文化程度,捕前在全国各地从事建筑工程经营工作,因犯故意伤杀人罪被判处死缓,有自杀史。

服刑改造期间,蒋某思想态度消极,与同犯关系差。因病情严重,无法接受现实,情绪不稳定,有自伤自残风险。

【罪犯教育改造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1、犯因分析

(1)成长过程:蒋某家境一般,父母教育子女的意识淡薄,平时对其疏于管教。因此,蒋某逐渐产生了骄傲自负、浮躁虚荣等不良心态,遇到挫折时不能客观分析,从自身寻找原因,而是埋怨社会和他人,借口社会不良风气、对政府的不满等原因来掩盖自身原因。

(2)社会经历:蒋某入狱前一直从事建筑行业,有一定的收入,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因为工作需要,蒋某开始结交一些工程老板,看着别人的穿品牌衣服,开豪华汽车,出入高端场所,蒋某心态的开始失衡,欲望开始膨胀,为了谋求更大经济效益,他铤而走险,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最终锒铛入狱。

2、入监改造表现

(1)医疗缠诉、情绪对立。蒋某将自己的不满情绪发泄到医生身上,频繁要求到总医院就医,要求手术。但医生认为其目前的情形不合适再次手术。蒋某误认为监狱是因为手术治疗费用的问题,故意拖延他的治疗,并指责监狱未尽医疗义务,及时对其进行治疗,才导致其疾病日益严重、每况愈下。蒋某一直扬言要上访控告,并多次投监狱长信箱,反映病情。

(2)重病不愈、丧失信心。蒋某在看守所期间,曾因脑干出血在社会医院抢救,死神与其擦身而过。因颅脑手术,导致左颅骨缺失,且血压长期处于高位,其每天需服用大量药品,目前仍存在随时发生脑溢血的可能。长期受疾病的折磨,蒋某逐渐丧失了康复的信心和生活的希望。自认为获得司法奖励对其意义不大,故改造积极性不高,对改造前途较为悲观。

3、心理行为表现

蒋某有自卑、消沉等消极情绪,也存在多疑、攻击性、偏执等人格缺陷。利己主义思想严重,自私自利,为谋取自己的利益,不惜铤而走险故意杀人,对自身的本次犯罪的严重后果认识不够。

4、教育矫治的难点

(1)医患矛盾突出。蒋犯术后体内留有引流管,自述社会医院医生曾告知其引流管质保期为5年,如过期而不取出,极易引发其他疾病,威胁到生命,目前引流管已超过使用期限。虽多次前往总医院就诊,但他认为医生总以各种“理由”推脱,不愿为其手术取出,并怀疑引流管已与肉长至一起,会危及生命,故造成其对医院医生不满。

(2)表里不一,言论消极。民警曾多次与蒋某谈心,他始终表示对监区领导及民警怀有感激之情,表示一定会好好遵守监规纪律,好好改造,通过合理途径解决就医问题。但从贴靠的耳目处了解到,蒋某在私底下时常有不切当的言论,如:“估计我是不可能活着走出监狱了;医院不给我治疗,我不如自杀算了,让他们不好过”等言论,现实危险性突出。

5、矫治方案

(1)正确对待其就医需求,并加以教育引导。客观看待蒋某的病情,其固有假借病情借题发挥的想法,但其高危的病情也忽视不得,做到保障他的合理就医需求。关于其自诉病情,要求其提供当时病历或出院小结加以佐证,并积极和总医院协商,必要时请社会医院专家会诊,确定其后续的治疗方案,缓解医患矛盾。

(2)正确对待减假政策,助其规划改造路。在新形势政策的影响下,蒋某的刑期看似遥遥无期,但也并不是完全没有机会。对其做好减假政策的解读,结合每年的改造规划,设定一个个小目标,让其在希望中改造,重拾改造信心。

(3)针对蒋某的自卑心理,从以前的矫治材料中了解到,其喜欢画画和创作,于是买了画笔和绘画本送给他,给他的兴趣爱好提供条件,鼓励他可以为春节、劳动节等节日编排自己监组的节目,以此分散他的注意力,减少对同犯言行的过分关注,减少会令其产生多疑、焦虑、自卑的敏感源,再通过正向的激励和肯定来提高其自信心和存在的价值感。

(4)针对蒋某固执己见、爱争辩直到对方主动放弃等特点,采取和他约法三章的方式,约定:①就事论事,主诉与自己相关的问题。②不得要求警官对事件做处理,或者因为警官不处理事件而产生埋怨或消极抵抗的情绪。③一旦和警官谈话完毕,警官做出相应的反馈或处理,事后不得再纠结,若有违反即做相应调整。这样处理的理由是:首先,从民警的角度说,不能造成“会哭的孩子有奶喝”的局面,去过度地关注某一个犯人,这样会牵扯过多的精力,忽视了监组其他罪犯,因为任何人都希望被关注。其次,蒋某有偏执、抑郁等的心理问题,很多情况下,他所担心的问题都是由于其敏感、多疑、敌对等心理原因造成的,与事实并不相符。由于无法正确看待自己和他人,加之心胸很狭隘,易钻牛角尖,所以在他没有改变自己的认知、心理问题得不到治疗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反复寻找谈话的情况,所以才有这样的约定。最后,通过这样的约定让蒋某被迫减少纠结,也让其知道警官在处理任何事情时的态度和立场,断了左右警官决定的念头,也希望他能从中意识到自己和他人甚至警官在看待问题上的差异,从而反观自己。

6、预期矫治目标

(1)前期:予以改造希望,防止蒋某因不合理的就医诉求得不到满足而自伤自残。适应新的监组环境,基本信任警官,遵守监规纪律。

(2)中期:走出事件的阴影,缓解情绪问题,使蒋某正确看待自己病情,合理就医,帮助其解决在就医过程中的实际困难,进而缓解医患矛盾。

(3)后期:正确引导帮助,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改变”。健全认知,正确对待新形势、新政策,合理规划自己的改造路,重拾改造信心。

【教育改造成效】

1、人际关系方面:对于矫治计划的完成情况评价为基本完成。目前蒋某基本能够适应监组的改造氛围,虽然期间有段时间和同犯的关系较为紧张,后来通过主管民警、心理咨询师和同犯的共同努力,缓解了紧张感,目前与同监房人其他人能和睦相处。

2、情绪控制方面:2次精神科就诊,蒋某都能听从安排,配合医生诊断。医生也表示,蒋某的情绪日趋稳定,言行上无异常,不需要服药。对于违纪事件已经基本释怀,近几个月来,蒋某未发生过情绪异常、脾气暴躁等情况。

3、遵规守纪方面:蒋某在矫治过程中未发生过严重违纪情况,一般违纪也很少;自律意识和在刑意识有所增强;内务卫生、劳役完成等情况也较好。

4、日常表现方面:蒋某对于画画很专注,春节期间为警官画了画像,作为新年礼物主动赠与,并感激警官的帮助;对于警官布置的作业能认真完成,会主动把本子交给民警看,逐步实现其踏实改造的承诺。

5、思想改造方面:通过前后思想汇报的对比,可以发现蒋某的思想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第一份思想汇报中最突出的就是归因偏差和消极情绪,觉得违纪事件是他人造成的,自己没有责任,自己的解释没人相信,认为自己冤枉、很悲观,认为自己的存在是多余的;敌对情绪也很重,针对的同犯都是和他发生过不快的,将小事放大,对自己被算计、玩弄感到无望。后续的几份思想汇报中消极情绪明显少,积极向上的内容增多,用词方面也讲究,错别字少,思路较为清晰,其中没有提及他犯的情况,整篇都是围绕自己的改造情况、思想变化和对接下来改造的展望,其中信心、决心、希望、努力、争取、前进等词汇出现频率高。总体对比下来,蒋某的改变是显而易见的。

通过这个案例,民警深刻体会到:在矫治中遇到问题要及时提出,寻求帮助,善用资源,不需要孤军奋战;对罪犯矫治就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效果因人而异,阶段的失败和成功都可能出现,做好自己的心理建设,切忌半途而废;要对症下药,矫治前的分析和评估很重要,矫治的成败往往与对矫治对象的定性和评估准确性有关,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功,多花点时间在前期的分析和评估上,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也能少走弯路;要博采众长,矫治工作有很多相通的地方,博众家之长,多多取经,能够开拓自己的工作思路,也是经验积累的有效途径,做到多沟通交流,多取经活用经。

相关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