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 > 戒毒工作

“一鱼多吃”让《归途》宣传深入人心的案例

  • 案例时间:2022-05-31 00:00:00
  •  浏览量:0
  • 案例编号:FJJDXJ1645404635
  • 案例类型:禁毒宣传教育案例
【案例背景】

2018年6月2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就禁毒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坚持关口前移、预防为先,重点针对青少年等群体,深入开展毒品预防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形成自觉抵制毒品的浓厚氛围。福建省厦门司法强制隔离戒毒所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禁毒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结合本职工作,做到一手抓管理教育;另一手抓宣传引导,成立“红罂”禁毒宣讲团,开展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等“八进”宣讲活动,还利用业余时间,组织民警精心编写戒毒故事书----《归途》,公开出版发行,取得较好效果。在此基础上,采取“一鱼多吃”法,衍生出多个宣传“版本”,让毒品危害教育深入人心,继续巩固和扩大禁毒宣传实效。

【案例基本情况】

禁毒宣传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如何通过改进宣传的方式方法,扩大教育效果值得研究。民警经过社会调查发现,讲故事的形式易通易懂,便于受众接受教育,了解毒品的危害,做到识毒、防毒、拒毒,达到“健康人生,绿色无毒”目的。戒毒人员沾染毒品的方式不一样,却都有同样的遭遇——即身体孱弱、妻离子散、家产败光、心灵扭曲,最终付出生命的代价。一个个“前车之鉴”,一个个“故事原型”,是再好不过的鲜活素材,对他们痛苦的“过往”进行创作,更让人引以为戒。厦门所党委决定组织民警编写戒毒故事,用这种“接地气”的形式进行宣传。

【制定方案】

厦门司法强戒所制定了写作《方案》,由一名所领导负责这项工作,成立了写作小组,采取长计划短安排的办法,先组织民警编写戒毒故事《归途》,接着“一鱼多吃”,在《归途》的基础上,再衍生其他作品,主要是“写(写作收集,适时教育)、讲(讲解故事,大力宣传)、推(推送平台,扩大效果)、演(演绎故事,从中感悟)、赠(赠送纪念,手留余香)”等,使《归途》的宣传效果进一步放大。

【实施过程】

写----写作收集,适时教育。    

故事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生活中的“故事”远比书本里的“故事”精彩。为了达到“收集素材过程,也是进行适时教育”的要求,民警们从收集素材开始,就明确“不要为了写作而写作,而是通过写戒毒故事,既要教育大墙外的人深知毒品危害,远离毒品;也要教育大墙内的戒毒人员痛恨毒品,不再复吸。”因此,在收集戒毒素材时,着力对戒毒人员进行毒品危害的适时教育。比如在开展团体辅导时,引导戒毒人员深刻剖析吸毒经历,并从中吸取深刻教训;召开班务会时,引导戒毒人员分享收获体会,从中寻找突破的方法。一个个鲜活的素材收集到民警的案桌上,增添了故事的真实性。同时戒毒人员述说自己经历时,那种“不堪回首,悔不当初”的自述,也让其他戒毒人员得到教育,效果显著。

讲----讲解故事,大力宣传。 

为了扩大禁毒宣传的覆盖面,厦门所专门成立了“红罂禁毒宣讲团”。该团成员深入学校、农村和社区等地,广泛宣传毒品危害。民警不但带上仿真毒品,让受教群众近距离认识毒品的种类、形态和颜色,而且把《归途》中的戒毒故事,植入课件当中,形成一个个鲜活的案例,让受教群众在民警的讲述中了解吸毒危害、增长禁毒知识、掌握拒毒方法。有的社区群众听了民警的讲课后表示:“不听不知道,听完吓一跳,原来毒品这么会隐藏,如果不小心就很容易上当受骗,真的应该远离毒品,从我做起”。还有的表示:“吸毒的后果真的很惨,如果不及时戒掉毒瘾,继续一意孤行的吸下去,结局就是死路一条,不接触毒品,才能有美好的生活”。还有的表示:“民警讲的这些故事很吸引人,也很感染人,吸毒的惨状真是触目惊心,难以用语言进行形容,唯有拒绝毒品,才有健康人生”。

推----推送平台,扩大效果。

为了紧跟新媒体时代,民警又把《归途》戒毒故事书,推向新的的宣传平台,形成“122”格局。“1”指一本书,就是戒毒故事《归途》;“2”指两个公众号,一个公众号是《厦门司法戒毒》,这个公众号由厦门司法强戒所负责运营,《归途》中的故事,以连载的方式刊发;另一个公众号是《厦门禁毒》,这个公众号由中共厦门市委政法委负责运营,自2021年起,厦门要用3年时间争创“全国禁毒示范城市”,因此,厦门市司法局要求厦门强戒所以《归途》为“蓝本”,定期提供戒毒故事,在《厦门禁毒》公众号上连载。第二个“2”指两个平台,一个平台是“喜马拉雅语音”平台,另一个平台“抖音”是平台。民警选择篇幅较短的《归途》故事,朗诵后配上音乐,再推送到“喜马拉雅语音”平台,可以“不用带着书本到处跑”,“一边开车一边听”。“抖音”平台具有受众量大,传播速度快等特点,民警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分别与专业团队合作,拍摄了《归途》、《重见》等小视频,在网上播放后,收视率都在百万以上。

演----演绎故事,从中感悟。

为了让禁毒宣传走进校园,民警根据大学生有文化、领悟力高的特点,没有照本宣科式的讲解,而是采取了另外一种新的教育形式。这种形式就是以高校为主,与高校联合,以《归途》故事集为“脚本”,举办《大学生赛道》小视频比赛,充分发挥院校专业优势,化被动教育为主动参与,让各个高校学生在创作的同时,更加深刻了解毒品的危害。结合厦门“争创全国禁毒示范城市”活动,比赛主题是“献青年力量,创示范城市”。在拍摄的同时,还研发“禁毒小程序”,制作禁毒宣传海报、卡牌游戏等文创作品。除此之外,还创作新的表演形式,把禁毒宣传内容与“闽南童谣”“答嘴鼓”结合起来。某校刘书记高兴的说:“让学生自己拍视频演绎戒毒故事,这种方法很好,寓教于乐,很受学生们的欢迎,不仅丰富了他们的业余生活,也提高了他们的拍摄技巧,还从演绎中领悟到毒品的危害,真是一举多得”。

赠----赠送纪念,手留余香。

由于《归途》这本书取材真实,每个故事背后不仅有生活原型,还有戒毒人员为了戒断毒瘾的努力抗争,以及戒毒民警在幕后的默默奉献。该书语言叙述平实,细节描写生动,情节跌宕起伏,具有较高的可读性,也成为了厦门强戒所与兄弟单位经验交流的“赠品”。本书在戒毒人员中同样受欢迎,他们希望在出所时能够得到一本由民警亲自签名的《归途》。2021年的国庆节,为了让戒毒人员过得丰富多彩,民警动员戒毒人员背诵孟晚舟写的“月是故乡明,心安是归途”这篇文章,能够背诵全文的即奖励一本《归途》。通知发出后,戒毒人员纷纷响应,仅仅2天时间就有4名戒毒人员能够背诵全文,民警当即兑现承诺,不仅在书上签名,还合影留念,获赠的戒毒人员表示:“孟晚舟的文章很契合我们的心境,引起了共鸣,我们能够得到这本书的奖励,更是开心不已,这本书会时常放在身边,有空就读一读,不忘戒毒的日子,成为戒断毒瘾的‘神器’”。

【案例效果】

戒毒故事《归途》是厦门强戒所民警对禁毒宣传的倾情奉献,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宣传毒品危害的精品力作,该书一经印刷,便得到了戒毒人员、戒毒人员的家属、以及同行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同年还被中共福建省委政法委评为“新媒体精品”优秀奖,并被厦门大学图书馆收藏。由《归途》衍生出的其他禁毒宣传作品,更是不计其数,这是民警当初没有想到的。

【案例思考】

一是宣传队伍要“专”。做好禁毒宣传,队伍的“专业”程度尤为重要。为了编写戒毒故事《归途》一书,所党委专门成立了“写作队伍”,并建立“园山文苑”微信群。为了宣传毒品危害,所党委又成立了“红罂禁毒宣讲团”,成员不仅涉及所里的民警,还吸纳了中小学教师、大学老师、心理机构讲师等社会力量,打造一支多元专业队伍。

二是宣传内容要“精”。禁毒宣传,是引导民众识毒、拒毒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内容选择上,就要精益求精。专业知识要“查之有据”,故事创作要“有型可依”。同时,对外宣讲课件或案例,不能仅限于识毒、辨毒,更要深刻剖析什么样的人生经历、家庭环境、情绪影响及人际交往容易造成吸毒,让广大群众不仅对毒品有所认知,还能有效地建立稳固的拒毒、防毒系统。

三是宣传手段要“特”。禁毒宣传要根据不同的受众对象,采取不同的宣传手段,不能“一个课件上到底”。在这个流量至上的时代,视频创作往往能够吸引更多目光。为此,厦门所积极与有关部门协商探讨,牵头举办“大学生禁毒视频创作大赛”,以《归途》为脚本,以比赛方式,让学生们更有参与感。而对于禁毒宣传进农村,厦门所又根据村民的认知特点,与“厦门文联”联袂创作“禁毒高甲戏”、“禁毒小品”等,让禁毒宣传生动且富有特色。

四是推广方式要“新”。禁毒宣传要取得实效,必须紧跟新时代步伐,内容要推陈出新,推广的方式更要“不拘一格”。为此,厦门所紧跟新媒体时代,把《归途》戒毒故事书,推向新的的宣传领域,利用微信公众号、喜马拉雅、抖音等平台,以公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打造禁毒宣传新矩阵,不断扩大影响,巩固宣传效果。

相关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