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 > 戒毒工作

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对青少年宣传新型毒品防范知识的禁毒宣传教育案例

  • 案例时间:2021-10-08 00:00:00
  •  浏览量:0
  • 案例编号:SXSJDXJ1625800798
  • 案例类型:禁毒宣传教育案例
【案例背景】

近年来,受国际毒品泛滥影响,新型毒品种类繁多、层出不穷,形态各异,五花八门,既有含芬太尼类、卡西酮类、合成大麻素类新精神活性物质的“毒巧克力”“毒糖果”“小树枝”,也有含苯乙胺类、色胺类新精神活性物质的“零号胶囊”,也有含精神药品的LSD的“毒邮票”,等等,这些新型毒品极具伪装性、隐蔽性和迷惑性,极易对青少年造成诱惑和危害。

为了有效治理新型毒品问题,我们坚持关口前移、预防为主,切实做好青少年新型毒品预防教育工作,教育青少年清楚辨识新型毒品,清晰了解新型毒品的危害,清醒拒绝新型毒品诱惑。在2021年国际禁毒日前夕,陕西省眉县戒毒所民警精心准备新型毒品宣讲材料,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讲故事的方式,多次走进眉县当地的中小学,对3000多名学生深入开展了新型毒品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收到了显著的宣传教育效果。

【案例基本情况】

因为中小学生好奇心强,文化知识比较浅薄,对化学合成类新型毒品的化学成分、危害机理等认识理解存在一定困难,我们在新型毒品宣传教育过程中主要采用讲故事、展示形象化的图片和毒品模型实物等方式,让中小学生全方位了解新型毒品的详细知识,做到对新型毒品清醒认识。一是与戒毒所周边的眉县中学、职教中心、青华中学、常兴中心小学、第五村中心小学等学校取得联系,确定开展新型毒品宣传教育的时间和程序;二是精心准备新型毒品危害的故事和新型毒品的发展历史故事;三是精心选择介绍新型毒品的图片和实物模型,吸食、注射新型毒品的使用方法及工具的图片;四是讲解新型毒品的危害,以及识别新型毒品迷惑青少年的方法。五是制作宣传预防新型毒品的彩页和展板,在学校展出,扩大宣传影响范围。

一、研究确定新型毒品宣传教育的方式和程序。在2021年6月份“全民禁毒宣传月”来临之际,国家禁毒委下发通知,要求围绕“防范新型毒品对青少年危害”为主题全面开展宣传教育活动。陕西省眉县戒毒所的民警积极行动起来,充分发挥禁毒宣传的专业优势,及时与当地5所中小学取得联系,确定了禁毒宣传的时间,主要集中在下午,利用班会或者活动课的时间开展禁毒宣传教育。在禁毒宣传的程序方面,考虑到天气炎热,不便于组织室外场地的讲座,又不能打乱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主要采取一个班级为单位讲授的方式,课堂化开展宣传教育。每次教学参与人数在40人左右,便于对新型毒品深入讲解,宣传效果比较好。除了班级内组织教学外,我们还组织学生讨论、观看展板和实物模型,提高感性认识,增加对新型毒品的形象化了解。同时,我们对学生推荐《陕西禁毒》《陕西戒毒》等公众号,让他们通过互联网更多了解禁毒知识。

二、利用讲故事的方式,开展课堂教学。6月20日,眉县戒毒所民警肖警官在眉县职教中心开展新型毒品宣传教育课堂化教学,这是高二年级的一个教学班,有43名学生,年龄在17岁左右,对民警教学感到很新奇。下午4:20,上课铃声刚响过,肖警官着夏季执勤警服,英姿飒爽地站走进了教室,引起了学生的高度注意。肖警官开宗明义,给学生说明讲解新型毒品的目的,这节课深入讲解“毒邮票”,附带了解其他新型毒品。同时打开了教学PPT,将学生的注意力带入到新型毒品的世界。

肖警官从讲故事开始,第一个故事讲了山东省东营市公安机关破获一起利用快递走私毒品的案件,查获新型毒品LSD(俗称“邮票”)100张,该案件系东营市破获的首起“邮票”新型毒品案件。“毒邮票”外观似小型邮票,印有卡通图案,贴在舌头、皮肤上可致幻达12小时。通过这个故事,告诉学生新型毒品“毒邮票”已经在社会上存在,要高度警惕,引起警觉。

第二个故事讲了澳大利亚一少年在家服用“毒邮票”后呕吐不止,称身体发热脱去衣服,又失常地掩面跪在地上。过了一段时间,他忽然大声呼叫着冲向阳台,爬出栏杆。他的妈妈和妹妹竭力阻止但最终并没有成功。这个年仅15岁的少年从三楼阳台坠下,头部着地,当场死亡。这个故事告诉学生“毒邮票”就是一种致幻剂,少量的服食下去,会发现自己进入了一种令人愉快的麻醉状态,想象力突然变得丰富,对周围世界的感知也发生了变化,所以就有了这样离奇的不可想象的事情。

第三个故事讲了“毒邮票”LSD发现合成过程。LSD,化学名称为D-麦角酸二乙胺,即麦角二乙酰胺,是一种强效的致幻剂,主要滥用群体是18至25岁的青少年。1938年,瑞士化学家艾伯特·霍夫曼博士在实验室里进行一个有关麦角碱类复合物的大型研究计划时,LSD被首次合成出来。1943年,霍夫曼在进行化学研究时无意中通过皮肤接触并吸收了LSD,这才发现了它的精神作用效果。此后,LSD一直被用于精神病学家的医学研究。“二战”期间,美国中央情报局致力于研发思维控制类化学武器,将LSD应用于对抗审讯之中。为此,他们大量生产LSD,为LSD的大规模流行提供了来源。随着LSD的流行,美国社会开始频繁地出现各种因为服用LSD而导致的意外事故,精神崩溃、犯罪和自杀的报告不断增加。从“毒邮票”发现过程的讲述中,肖警官告诉学生其危险性,全面了解了“毒邮票”的发展历史过程,增加学习兴趣。

三、展示“毒邮票”的图片和实物模型,增加感性认识。肖警官通过PPT向学生展示出“毒邮票”的图片,它的外观类似于小邮票的图案,具有迷惑性。

同时让学生实际观察“毒邮票”的实物模型,讲到LSD为半人工合成,从麦角酸衍化而来,纯净的LSD是白色晶体,无色、无味,难溶于水。毒品形式一般为酒石酸盐,白色粉末,易溶于水。

典型的滥用方式是口服。为了方便运输和躲避打击,也为了方便使用者携带和服用,毒贩将印好的小纸片浸泡在LSD溶液里,一个指甲盖大小的纸片可含LSD30~50微克。为了能吸引青少年,毒贩把纸张设计成各种各样的彩色图案,这与邮票风格非常相似,因此吸毒群体把LSD称为“邮票”,使用时把纸片放入口中即可。

四、讲述“毒邮票”的危害机理,增加理性认识。肖警官从LSD被称为“迷幻药之王”讲起,其他毒品的剂量单位都是用毫克或克,而LSD则只需要用微克单位,服用10微克就可以产生欣快感,30微克可出现明显症状,50~100微克就可出现幻觉。LSD一次一般只服用100微克,相当于一粒沙子重量的十分之一,但却会造成持续6到12个小时的感官、感觉、记忆和自我意识的强烈变化,还会产生幻影和生动得像白日梦一样的幻想,比如会动的几何图形和光影重叠的色彩。在药效较强时期,使用者甚至感觉自己灵魂出壳,进行一场“幻游”。

吸食LSD后的体验极不稳定,出现的幻象有时会令使用者产生“幻游”的“舒适感”,有时则会令其恐惧,导致心跳加速、呼吸加重,大脑和行为不受控制,使用者甚至会出现自残、自杀、伤害他人等极端行为。LSD对使用者的情绪、精神状态、睡眠等都会造成极大的影响。
    长期使用LSD会产生焦虑和沮丧情绪,对身体造成伤害,且很快产生耐受性,但身体依赖性较低。使用LSD还会出现一种特殊的“反刍”现象。长期使用LSD会导致麦角酸二乙基酰胺分子会大量沉积于肾脏,如果不再使用,沉积于肾脏内的麦角酸二乙基酰胺分子在代谢消解的同时,有一部分会重新进入血液循环系统,产生新的连锁反应。 

五、参观新型毒品展板,扩大知识面。在详细讲解新型毒品“毒邮票”之后,肖警官带领学生参观新型毒品展板,向学生展示“冰毒”“小树枝”“毒巧克力”“毒糖果”“零号胶囊”等等。肖警官再一次给学生讲解这些新型毒品的化学成分、危害机理,对照“毒邮票”的学习思路,对照展板上的图片来理解,全面掌握新型毒品的防范知识,做到清醒防范毒品危害。

肖警官在结束参观时,向学生散发了新型毒品防范知识的彩页,让学生进一步自主学习,同时告诫学生面对新型毒品花样翻新、层出不穷的局面,很多毒品宛如“披着羊皮的狼”,青少年一定要警惕类似“邮票”等式样的毒品诱惑,千万不要被色彩鲜艳、包装花哨的外表和“没有危害、不会上瘾、体验新奇感受”等谎话所蒙骗。切莫出于猎奇、逃避现实、追求快感等心理走上不该走的路,犯下不该犯的错!

【案例思考】

通过在5所中小学对3000多名学生开展新型毒品防范知识的宣传教育,并通过学生将宣传材料带回家中,让家长等亲属观看,扩大新型毒品知识的宣传范围,显著提升了当地群众和中小学生应对新型毒品危害的能力。

1、对中小学生开展新型毒品宣传教育必须深入开展宣讲,让他们全面了解毒品的特性和危害机理,清楚掌握毒品的外在形象和吸食方式,深刻认识毒品的危害性。在以后生活中偶尔遇到新型毒品的情况下,能够准确判断毒品的类型,做到有意识的、主动的拒毒,防范毒品危害。以往的禁毒宣传教育,往往以大会宣讲的方式,对学生的印象只是知道毒品危害,但是不清楚毒品具体的式样和使用方式,不够深入,我们今年在新型毒品的宣传教育中克服了这种情况。

2、使用讲故事的方式开展禁毒宣传教育,能够吸引中小学生的注意力。给学生讲述社会上发生的新型毒品危害事件,既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新型毒品可能存在的场所和流通的渠道,又可以让学生意识到新型毒品的现实危害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讲述“冰毒”“毒邮票”的发展历史中,特别是讲到它们在战争中发挥的作用,更是引起了学生的关注,使他们意识到新型毒品的可怕,对于各种伪装要提高识别的能力,自觉做好防范工作。

3、注重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解答他们提出的有关新型毒品的问题,进一步帮助他们提高拒毒能力。在小班教学的讨论、提问环节中,有学生向肖警官提出一些新型毒品是否具有治疗疾病的功能。肖警官就给学生讲述了止咳水的成分以及滥用的问题,并明确指出止咳水虽然本身是药品,但是一旦滥用就会成为危险的毒品。还有学生提出新型毒品是否可以减肥?肖警官明确说道不能正常减肥,因为吸毒者身体消瘦,实为毒品的恶性反应。毒品会破坏人的正常生理机能,使消化功能减退而厌食,免疫力减弱而染上多种疾病,这才是他们身体消瘦的重要原因。在回答问题中,学生对祛除了对新型毒品的模糊认识,增进了明确、清晰辨别毒品的能力。

相关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