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同安区谢某与某公司劳动争议纠纷调解案
- 案例时间:2020-07-02 00:00:00
- 浏览量:0
- 案例编号:FJRTHZ1590996901
- 案例类型:
【案情简介】
2019年9月某日,厦门某工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某公司)员工谢某在工作时因操作不慎,致左手掌切断。事故发生后,公司第一时间将其送往厦门市某医院进行救治。经医院1个多月的救治,谢某断掌虽已接好,但日常活动受限,相当不灵活。在治疗过程中,某公司虽已为谢某支付了医疗费、护理费等费用,但双方在出院后就赔偿事宜多次协商未果。无奈之下,谢某于2020年1月向同安区某镇人民调解委员会(以下简称调委会)申请调解,希望调委会能帮她获得应有的赔偿。
【调解过程】
调委会在征得某公司同意调解后正式受理纠纷,立即指派经验丰富的调解员着手调处化解工作。首先,调解员通过实地走访某公司后,得知谢某在该公司从事雨伞冲压工作已经3年,但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本次受伤主要是因为其在操作过程中大意所致。事故发生后,某公司第一时间对谢某进行了救治,且按照每月3000元的标准向谢某支付生活费,但双方在随后的交涉过程中,对后续赔偿金额差异过大,始终达不成一致意见。为此谢某还三番两次纠集老乡到某公司进行索赔。
在掌握上述情况后,调解员认为先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一次面对面调解,这样好确定双方差异在何处,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调处。根据前期调查掌握的情况,调解员向双方当事人指出,《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谢某确是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而受伤,虽其自身存在操作不当,但并非谢某故意造成的伤害,因此谢某构成工伤,纠纷双方对此事实均予以认可。此时,谢某主张除去前期公司已支付的医疗费、护理费等费用,再一次性支付500000元赔偿金,则双方再无纠葛。而某公司负责人称事故发生后谢某不配合进行工伤鉴定等工作,一味要求一次性支付500000元解决此事,但公司最多只能承受300000元的赔偿金;如果谢某不能接受,可以走法律程序,法院判多少,公司就承担多少。双方对赔偿金额各执己见,不退不让,第一次调解无果而终。
考虑到双方赔偿数额差异较大,又互不肯退让,调解员只能采取背对背调解法。首先,对谢某展开工作,向其解释最终的赔偿金额要根据《工伤级别鉴定标准》《工伤保险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工伤鉴定等级结果进行确定,而非随便漫天开价。调解员查阅大量的类似赔偿案例及咨询劳动法专家后,判断谢某的工伤等级为7级。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之规定,谢某可获得13个月工资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如谢某与某公司解除劳动关系,根据《福建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第二十七条之规定,还可获得10个月工资的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及10个月工资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根据上述标准及谢某平均月工资估算赔偿额在330000元左右,即如果本纠纷走诉讼途径最终法院判决金额基本与此相似。谢某表示可适当降低诉求,在法律范围内主张自己的合法权益。调解员再找到某公司负责人。该负责人表示事故发生后他们也咨询了律师,除去医疗费等费用,再赔付300000元就足够了。调解员表示事故发生后,从某公司对谢某的积极救治、垫付各种费用可以看出某公司是真心想解决纠纷,而不是逃避责任。虽然法律对应赔偿项目、数额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但谢某因为此次受伤右手基本不能再干重活,从人情方面讲多为其考虑点也是应当的;再说如果走诉讼程序,成本大、时间长、诉讼程序也较为繁琐,因此建议某公司适当提高赔偿数额。
由于年关将至,谢某也就着急回老家,因此调解员召集双方当事人到调委会进行第二次面对面调解。经过调解员前期坚持不懈的劝说,双方此次在赔偿项目上很快达成一致,经调解员现场测算后得出最终赔偿金额,双方均予以认可。这起纠纷终于得以彻底化解。
【调解结果】
在调解员的主持下,双方达成如下书面协议:
1.某公司支付谢某医疗费、生活费以及护理费等费用47119.23元,该笔费用已由某公司前期垫付,故不需再另行支付。
2.谢某与某公司即日起解除劳动关系,某公司支付谢某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等费用共360000元。
3.谢某及其家人不再因此事向某公司提出任何赔偿(补偿)要求,双方不得再以此事发生纠纷。
【案例点评】
本案是一起典型的工伤赔偿纠纷。这起纠纷得以顺利解决,可以给我们提供经验借鉴的有:一是谢某在某公司上班时受伤,双方虽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符合工伤认定标准,某公司理应承担赔偿责任;二是谢某要求某公司负责后续费用要求合理,但赔偿金额超过法定标准,通过调解员耐心解释工伤赔偿的法律标准,降低心理预期,在法律范围内主张自己的合法权益;三是某公司在谢某受伤后第一时间将其送医救治,且后续也按月发放生活费,谢某也在某公司上班多年,双方存在一定情分。调解员通过逐一说服,促使双方各退一步,缩减赔偿金额的差距,达成一致的调解意见。调解员在坚持依法公平公正调解原则下,通过对纠纷事实、争议焦点等逐一进行分析,用心、细心、耐心做当事人的工作,最终圆满地解决了纠纷,维护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