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 > 人民调解工作

兴化市凡某与吴某家属道路交通事故纠纷调解案

  • 案例时间:2018-11-15 00:00:00
  •  浏览量:0
  • 案例编号:JSRTHZ1534501493
  • 案例类型:
【案情简介】

2018年5月5日6时许,凡某(男,53岁,兴化市某镇人)驾驶一辆摩托车,载着吴某沿路由北向南行驶,因路上突然冲出一只狗,受惊的凡某急拐弯将车辆行驶到了对向马路,和迎面沈某驾驶的拖拉机相撞,凡某及其车后乘坐人吴某受伤,后吴某经抢救无效死亡,凡某自身8根肋骨骨折,双侧胸腔积液,右下肢撕脱伤,经医院鉴定为十级伤残。事后,交警部门作出了交通事故认定书,认定凡某对本次事故负有主要责任,拖拉机驾驶人沈某负事故的次要责任,受害者吴某没有任何责任。

事故发生后,沈某驾驶的拖拉机投保了交强险,很快支付了赔偿款。但驾驶员凡某的摩托车未投保险,且与受害者吴某的儿子吴某某就责任认定和赔偿产生分歧。吴某某认为,吴某虽是无偿搭乘凡某的车,但凡某有安全驾驶义务,现在造成家人伤亡,他们有权要求凡某承担赔偿责任。凡某则认为自己完全出于好意让吴某搭车,而且事故发生的原因是为了避让道路上突然出现的狗,并非自己有意,现在对方要求几十万的赔偿,自己感觉到很无奈,况且家庭困难也拿不出这么多钱。由于双方对赔偿金额预期差距较大,始终无法和解,2018年7月20日,双方当事人来到兴化市交通事故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以下简称调委会)申请调解。

本案争议焦点在于:让他人无偿搭车的驾驶员凡某是否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如果需要,凡某应承担多少责任?

【调解过程】

收到调解申请后,调委会高度重视,考虑到死者家属吴某某情绪激动,一旦失控会带来严重后果,处理不及时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经调委会认真研究,指派了两名经验丰富的调解员主持调解工作。

在弄清纠纷情况后,调解员一方面安抚死者家属情绪,劝说“你们因亲人车祸死亡心中感到十分悲痛,大家都深表同情。但就交通事故而言,具有突然性、意外性、过失性,肇事者与受害者之间前世无怨,今世无仇,谁都不希望类似事件的发生。再说,人死不能复生,人的生命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现在只有面对现实,冷静下来双方好好协商,妥善处理,才能使死者得以安息,使活着的人得到安慰”。既然双方都有解决问题的诚意,就应该实事求是、换位思考、靠船下篙,才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另一面释法明理讲政策,宣讲相关法律、法规,就本案的法律适用进行了深入讨论和分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在明确本案的法律适用问题后,调解员与凡某进行了沟通,指出凡某虽然出于好意免费让吴某搭车,是一种助人为乐和善意施惠的行为,但根据法律的相关规定,此类情况发生交通事故时,驾驶员不因乘车人是无偿乘坐而免责;无偿搭车人有过错的,应减轻驾驶员的民事赔偿责任;无偿搭车人无过错的,可以适当酌情减轻驾驶者的民事赔偿责任。经过调解员的耐心说服,凡某表示同意给与死者家属相应的赔偿。与此同时,调解员与吴某某进行沟通,强调凡某免费载人是出于好意,是一种助人为乐的行为,交通事故的发生是大家都不想看到的,况且凡某已经表示愿意给予相应赔偿,出于情理是否可以把索赔金额降低。通过“面对面”、“背靠背”反复多次做思想疏导和劝解工作;双方当事人最终达成一致意见。

【调解结果】

在调解员主持下,双方当事人达成书面调解协议:凡某自愿支付死亡赔偿金、吴某某的交通费、精神抚慰金共计11.5万元,当事双方不再因此事发生纠纷。一周后,调解员进行回访,得知调解协议已经履行。

【案例点评】

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国公序良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为我国的法律所倡导和保护。随着机动车数量的迅速增加,日常生活中的搭便车现象时常出现。本案中,死者家属情绪激动,如不及时处理,会造成一定影响,不利于社会安全稳定。一方面,调解员坚持以法律为准绳,在翻阅大量法律条文,明确案件的法律适用范围和条款后,进一步明确责任主体,将当事双方尤其是凡某应承担的责任予以告知,同时采取情理法并用的方式,使凡某能够充分考虑死者吴某儿子吴某某的感受,从人道主义出发对死者家属进行相应赔偿。另一方面,调解员及时对吴某某进行安抚,同时将法律规定赔偿标准详细告知,逐渐缩小当事双方的心理差距,最终使纠纷圆满解决。

相关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