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社区矫正对象杨某依法依政策开展社会适应性帮扶案例
- 案例时间:2019-10-06 00:00:00
- 浏览量:0
- 案例编号:HLJSJKB1554709220
- 案例类型:对社区服刑人员依法依政策开展社会适应性帮扶案例
对社区矫正对象杨某依法依政策开展社会适应性帮扶案例
案例内容
【社区服刑人员基本情况】
杨某,男,1977年11月出生,户籍地和居住地均为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克山县。2016年4月,因犯过失致人死亡罪被辽宁省大连市经济开发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两年,缓刑三年,缓刑考验期自2016年4月23日起至2019年4月22日止。
杨某父母年纪较大,身体状况不佳,儿子在校读书,家里花销大。杨某本人自小体弱多病,而且在克山县接受社区矫正,不能外出工作,基本没有生活来源,生活压力大,家里除了土地流转收入和其本人在克山农场打零工之外,无其他经济来源。由于杨某受到了法律制裁,而且刑期较长,愈发趋于沉闷悲观,思想负担过重,自卑感与日俱增,不能够正视自己的身份,负面情绪较大,在平时社区矫正对象集体劳动和学习中不够积极。
【对社区服刑人员依法依政策开展社会适应性帮扶情况】
(一)开展职业培训情况
司法所在接收杨某时开展了入矫宣告活动,让其明确社区矫正期限和社区矫正对象身份,及日常应遵守的规章制度。司法所接收社区矫正对象杨某后,通过谈话和走访等方式了解到其没有特长和技能,平时只是务农或者打零工,面临谋生的困境。于是司法所积极与餐饮行业和农业部门联系,对其进行有关餐饮和农业技术知识方面的培训,帮其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督促他学习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为其谋生就业创造有利条件。
(二)对其开展就业指导帮助情况
在矫正过程中,司法所工作人员发现杨某年龄偏大,对新鲜事物和知识的接受能力明显较差,而且本人自身并不具备专业的餐饮和农业方面的知识,在这些从业领域上具有一定局限性。司法所同劳动就业部门、农业部门、餐饮行业负责人协商,决定先传授杨某一些简单易学的知识,先从可操作性强的技能入手,授课方式也是司法所工作人员先在网络上找好一些教学视频,再用简单直白的话语讲给杨某听。杨某自身也非常用心,慢慢的掌握了一些知识并且能够灵活地运用到实践中。
(三)协调落实最低生活保障情况
在接收杨某时,杨某家庭较为困难,司法所就与当地的政府沟通,帮助杨某申请最低生活保障。后来司法所为杨某联系到了工作,生活可以得到一定的保障,杨某自身对待这份工作的积极性也较高,工作顺心,不再需要申请最低生活保障。
(四)开展临时救助等情况
司法所了解到杨某的情况后,非常同情杨某的境遇,父母年老体弱,自身还患有多种疾病,孩子上学、父母看病花销也较大。司法所负责人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杨某提供了财力和物力的支持,在生活上帮助杨某渡过了难关,重新树立起对美好生活的信心。
(五)矫正小组成员协助开展帮扶情况
一是组建社区矫正小组,制定有针对性的矫正方案。在矫正小组成员的积极协助下,采取访谈、疏导、激励等方式对杨某开展帮教,以充满人性化的关怀,消除其心理压力。二是对杨某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司法所组织杨某参加法律培训活动,增加其法律知识,提升其法律素质。三是帮困解决困难,使其安心接受改造。司法所在杨某感到失望无助的时候,一次次伸出援助之手,积极落实困难帮扶措施,让杨某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帮助他走出人生低谷。四是尊重社区矫正对象杨某的人格,平等对待。五是认真帮扶,以人为本。对社区矫正对象杨某采取人性化管理,及时了解掌握社区矫正对象的家庭、生活、思想及工作情况,坚持以人为本,用情感人。
(六)社会力量参与帮扶情况
劳动就业部门、农业部门对社区矫正对象杨某进行了职业技能培训,并将其纳入本地职业技能培训总体规划。在杨某工作后,单位领导经常找其谈心,鼓励他努力工作,并通过工作来实现自己的价值,同时要求其他员工要热心帮助杨某渡过难关,让杨某体会到社会的温暖、“家庭”的关爱,使其早日回归社会。
【对社区服刑人员依法依政策开展社会适应帮扶取得的效果】
通过社区矫正工作人员一段时间的努力,杨某的帮扶矫正成效显著,杨某能够认真接受社区矫正,自觉遵守社区矫正中的各种规章制度,服从监管规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杨某的精神状态已振作起来,负面情绪已经基本消除,能积极阳光的面对生活。二是杨某在司法所长的帮助下得已去医院看病治疗,并且在克山县有了一份工作。三是社区矫正对象杨某能够积极自觉的参与社区矫正的日常管理活动,按时提交思想汇报,也能够主动的帮助其他社区矫正对象和自己身边的朋友,奉献社会。
【小结(或反思)】
社区矫正的宗旨是让社区矫正对象通过教育管理,认真改造,最终实现顺利回归社会。很多社区矫正对象接受社区矫正以来,思想变化很大,不仅能通过辛勤劳动来自食其力,而且想以实际行动奉献爱心,回报社会。注意挖掘矫正对象的潜力,努力给他们创造机会,鼓励那些爱心善举,这样既可以提高矫正质量,实现社区矫正对象自我价值,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又可以激励其他社区矫正对象改造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