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 > 社区矫正工作

对社区服刑人员益某依法依政策开展社会适应性帮扶

  • 案例时间:
  •  浏览量:0
  • 案例编号:XZSJKB1542618632
  • 案例类型:对社区服刑人员依法依政策开展社会适应性帮扶案例

对社区服刑人员益某依法依政策开展社会适应性帮扶

分享
案例内容
【社区服刑人员基本情况】

益某,男,1979年9月出生,户籍地、居住地均为西藏林芝市工布江达县。2015年11月,因犯交通肇事罪被林芝市巴宜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9个月,缓刑3年,缓刑考验期自2016年8月2日起至2019年8月1日止。2016年8月3日,益某到工布江达县司法局报到,由某司法所负责对其社区矫正期间日常管理。

益某在发生交通事故时,其妻子央某也在车内,事故发生后,央某心理受到的创伤和刺激未能及时疏导,加上出交通事故时他们的儿子才四岁,央某对家庭产生种种焦虑和担心,最终患上了严重的心理疾病,进一步加重了益某一家的生活负担。

【对社区服刑人员依法依政策开展社会适应性帮扶情况】

(一)开展职业培训情况

县司法局在接收社区服刑人员益某后,通过谈话了解到,为方便妻子就医治疗,其继续在农村生活的意愿不强,为此县司法局积极与劳动就业部门沟通衔接,对其开展了针对性的职业技术培训,帮助其学习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为其顺利就业创造有利条件。防止其闲散在社会上,重新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其开展就业指导帮助情况

益某因不具备相应的知识及技能,在从业领域和薪资待遇上具有一定局限性,导致其长期无业,生活散漫,家庭经济条件窘迫。工布江达县司法局为改善益某一家生活状况,帮助其重塑自身、重拾信心,积极协同劳动就业部门向他提供就业信息,并指导其就业。

(三)协调落实最低生活保障情况

由于益某妻子患有严重的心理疾病,不能从事劳动生产工作,需益某照料其日常生活,为了凑齐事故赔偿费及妻子的就医治疗费,益某一家可谓外债累累。工布江达县司法局动员村支部书记、双联户“户长”、司法助理员等矫正小组成员,积极协调县民政有关部门帮益某办理了低保,将其纳入了最低生活保障范围,从而保障了其日常生活,帮助益某一家度过了难关。

(四)开展临时救助等情况

为了能使益某妻子继续接受治疗,县司法局帮助益某依照相关惠民政策,成功申请到了医疗救助金2500元。

(五)矫正小组成员协助开展帮扶情况

矫正小组通过耐心的思想谈话、真心的关怀疏导及时了解益某的生活、思想变化,协助司法所帮助其克服矫正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引导其树立健康向上的生活观念。同时增强其法律意识,帮助他学习法律、法规,使他明白自己的违法犯罪行为给他人、家庭、社会造成的危害,真正知罪悔过,珍惜来之不易的社区矫正机会。

(六)社会力量参与帮扶情况

县司法局接收社区服刑人员益某后,通过谈话了解到其继续在农村生活的意愿不强,他想在县城里找一份力所能及的工作。县司法局积极与劳动就业部门、相关企业单位沟通联系,经过协商沟通,工布江达县某公司为益某提供了一个工作岗位,通过广大社会力量的参与救助,益某能够顺利就业,避免了其闲散在社会上,重新走向违法犯罪。

(七)根据规定,对社区服刑人员开展其他帮扶情况

工布江达县社区矫正工作者对益某开展集中学习教育、警示教育、谈心谈话和心理矫治等,保证矫正质量,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对社区服刑人员依法依政策开展社会适应帮扶取得的效果】

通过帮扶,益某目前心理稳定、乐观向上、服从监督管理。对社区矫正工作人员非常信任,能主动推心置腹地与工作人员交流沟通,主动配合工作。自从在某公司工作以来,生活积极有规律,监护人对县司法局的矫正工作也非常配合。

【小结(或反思)】

接受教育矫正以来,益某都能认真遵守日常管理规定的要求,按时汇报和报到,积极完成公益劳动。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对益某的表现给予了充分肯定。益某在各方面有了明显的变化。从最初的敬畏和说话小心谨慎,到目前能够信任工作者,与工作者谈起他的一些经验和感受,包括他的家庭、生活、事业、个人的兴趣爱好等。益某在工布江达县某公司上班后,工作努力、团结同事,家庭生活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家庭生活氛围也有了明显的好转。

除了教育监管外,社会适应性帮扶也是社区矫正工作的一项特别重要的工作任务,通过有效的帮扶教育,能够进一步提高社区矫正工作质量,从而促使向社会输出更多的“合格产品”。我们认为加强社会适应性帮扶工作,是提高社区矫正工作效率的一种突破口和捷径。

相关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