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社区服刑人员金某某依法依政策开展社会适应性帮扶
- 案例时间:
- 浏览量:0
- 案例编号:ZJSJKB1539574710
- 案例类型:对社区服刑人员依法依政策开展社会适应性帮扶案例
对社区服刑人员金某某依法依政策开展社会适应性帮扶
案例内容
【社区服刑人员基本情况】
金某某,男,1962年11月出生,户籍地、居住地均为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15年6月5日,因犯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被绍兴市柯桥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三年,缓刑考验期自2015年6月16日起至2018年6月15日止。2015年6月18日,金某某到柯桥区司法局报到,由居住地司法所负责对其社区矫正期间的日常管理。
【对社区服刑人员依法依政策开展社会适应性帮扶情况】
(一)社区服刑人员首次报到时,对其开展心理健康辅导,让其“宽心”。
金某某到司法所入矫报到时,就表现的比较紧张,谈话交流过程中,金某某一直不敢直视工作人员,回答问题也相当简短。工作人员通过金某某的监护人了解到其身心健康情况,为避免加重金某某的焦虑状况,工作人员在谈话过程中特别注意说话方式。从轻松的话题入手,少用否定语气,使之感觉被理解、包容。慢慢打开金某某的心理防线后,将话题引导到社区矫正方面,让其了解社区矫正不光是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教育矫正、监督管理,更是对社区服刑人员的帮困扶助、心理矫治。社区矫正区别于监禁矫正,除了需要遵守矫正相关规定制度外,基本不影响正常的生活工作。通过首次谈话,让金某某基本消除了对社区矫正的恐惧焦虑,修正了其不良心态,能以平常心面对身份的转变,为之后让其同司法所工作人员建立良性互动奠定基础。
(二)社区服刑人员需要外出就医时,提供及时便利的请假手续,让其“安心”。
金某某因前期的过度紧张焦虑,导致身体健康出现问题,在入矫不到一个月时,被诊断为肾结石,需要手术治疗。为确保疗效,金某某家人希望其前往杭州就医,金某某一开始不敢主动跟司法所请假,一直以药物控制,但是始终治标不治本。在一次谈话教育过程中,司法所工作人员了解到金某某近期身体状况,主动提出金某某可以办理请假手续,及时治疗,控制病情。金某某也表达了自己的顾虑,万一需要延长就医时间,那么相关手续办理是否可找人代替。司法所工作人员详细解释了关于请假外出的相关政策规定,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给金某某提供了一定的便利,免除其后顾之忧,安心治疗。之后金某某又陆续请假两次,前往相关医院复查及继续治疗,司法所工作人员在完成规定的审批程序后,提供及时便利的请假手续。
(三)走访社区服刑人员及其家属,关心其日常生活情况,让其“暖心”。
金某某虽然户籍在本地,但已经在其他街道居住二三十年,司法所工作人员为全面了解金某某家庭生活等情况,在其入矫不久后,特意到其住处进行走访。司法所工作人员通过走访了解到,金某某妻子身体也欠佳,常年靠药物控制,但病情一直很反复,费钱费时还不得根治。同时,金某某因外出的限制,之前一直有生意往来的外地客户,现在也不得不取消合作关系,生意大不如从前。急剧缩减的家庭收入与不断支付的医疗费用,也是导致金某某精神焦虑的一大诱因。此后,司法所工作人员经常走访金某某住处,关心其夫妻俩身体健康状况,让其感受工作人员对其的关心,体会到社区矫正人性化一面。
(四)组织社区服刑人员开展心理健康辅导,重塑“信心”。
金某某入矫后,在司法所工作人员的热心帮扶、积极引导下,焦虑情绪渐渐好转,但每次组织社区服刑人员参加集中教育、集中劳动前夕,金某某的病情又会反复,时常在收到通知后,整夜失眠,一直到集中活动结束,情况才会好转。金某某又碍于面子,不愿意频繁出入精神科进行全面治疗。鉴于此,司法所工作人员推荐金某某去柯桥区司法局社区矫正中心的心理咨询室进行咨询,每周三下午这里都会有一名专业的心理医生坐诊。这样不仅能保护服刑人员的个人隐私,消除服刑人员的顾虑,还能提供系统化的跟踪治疗,根据社区服刑人员的不同症状,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并根据社区服刑人员的心理变化,及时调整矫治方案。通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金某某已基本消除焦虑症状,重新树立起对生活的信心。
(五)鼓励社区服刑人员积极参加公益活动,重唤“爱心”。
金某某在获刑前,一直热心公益事业,小到冬天马路扫雪,大到交通事故临时指挥交通,莫可指数,口碑较好。获刑后,金某某被罪犯的身份压的抬不起头,感觉周围群众都是带着异样的眼光在关注着他,渐渐地他就不爱出头了,路见不平时,再也不敢拔刀相助了,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最好能隐形。司法所工作人员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决定重新唤起金某某为公益事业的“爱心”。司法所工作人员特意在全体社区服刑人员中组织了一期以“爱”为核心的社会公德教育,大力倡导文明礼貌、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等道德规范,鼓励社区服刑人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同时列举了金某某之前的一些好人好事,号召全体社区服刑人员要向金某某学习,不但强化了社区服刑人员的公民意识和道德观念,更重要的是肯定了金某某之前的好人好事,借此重唤其“爱心”。
【对社区服刑人员依法依政策开展社会适应帮扶取得的效果】
通过教育和帮扶,金某某情况逐渐稳定,焦虑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不再厌世和消极,性格也逐渐开朗,重拾了生活的信心。
【小结(或反思)】
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日常监管矫正,除了严格管理外,更应真诚对待,尤其是针对“老、弱、孕、幼、残”等特殊群体,要结合实际,制定“个性套餐”。在其生活、工作遇到困难时,做到真情帮扶,真心感化,消除潜在的监管隐患,彻底打开社区服刑人员的心扉。在金某某的个案中,司法所依法依政策开展各种困难帮扶,尽心矫正管控,尽力关怀帮教。针对金某某精神状况和现实需要,以“修心”教育为主,真正做到“矫其身、暖其心、用其长、育其人、正其本”,使其顺利回归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