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崇明区司法局对社区服刑人员朱某依法依政策开展社会适应性帮扶案例
- 案例时间:
- 浏览量:0
- 案例编号:SHSJKB1530252987
- 案例类型:对社区服刑人员依法依政策开展社会适应性帮扶案例
上海市崇明区司法局对社区服刑人员朱某依法依政策开展社会适应性帮扶案例
案例内容
【社区服刑人员基本情况】
(一)个人基本情况
朱某,女,2000年1月出生,户籍地为上海市崇明区。2016年4月,尚未成年的朱某因寻衅滋事罪被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2年缓刑2年,缓刑考验期自2016年12月23日起至2018年12月22日止。2016年12月29日,朱某到崇明区司法局报到,由司法所负责对其社区矫正期间的日常管理。
(二)生活经历及家庭背景分析
朱某年少,成长经历相对坎坷。母亲为智障人士,没有抚养能力,朱某的父亲于早年去世后,朱某一直与其继外祖父老朱一起生活,由老朱抚养。朱某一心向往都市生活,不愿在崇明农村居住,初中辍学后便独自一人闯荡上海。
由于朱某缺乏父母的教育和关爱,老朱又年事已高,客观上无法对她进行适当的教育、监督。久而久之,朱某人生观、价值观出现了偏差,结交了一些社会闲散人员,误入歧途,最终触犯了法律的红线。
【对社区服刑人员依法依政策开展社会适应性帮扶情况】
(一)接收社区服刑人员后,全面掌握具体情况,将其列为重点对象
据了解,朱某初中肆业,文化程度不高,法律意识不强,脾气较为暴躁,做事情从不考虑后果,并长期与社会上闲散人员混在一起,容易再次做出违法犯罪之事。考虑到这些因素,司法所专职干部、矫正社工经常对朱某进行个别教育,但她时常迟到,在刑意识、悔罪态度较差,并有较大抵触情绪,经常抱怨工作人员对其要求过严。同时,司法所工作人员发现,朱某居住地飘忽不定、生活来源不明,与老朱之间存在较大的误解和矛盾,经常发生对吼争吵的现象。
经矫正小组多次沟通后认为,只要朱某的生活没有步入正轨,她就随时有重新违法犯罪的可能性。鉴于此,在入矫初期,司法所就把朱某列为重点对象。
(二)整合资源、多策并举、形成合力,开展社会适应性帮扶
1.制定有针对性的矫正方案。针对朱某特殊情况,司法所及时成立了矫正小组,坚持宽严并济原则,制定了以教育、感化、挽救以及保护未成年人个人隐私为主的矫正方案并开展工作,使朱某在社区矫正过程中既感受到法律的严肃性,也体会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矫正小组成员通过定期个别教育,及时了解她的生活情况及思想变化,并耐心疏导教育,使其明白自己的违法犯罪行为给他人、社会造成的危害,真正知罪悔过,珍惜来之不易的社区矫正机会。
2.帮助、改善家庭关系。矫正小组积极联合村干部、调解员和村里威望较高的党员同志,共同上门调和朱某与老朱的双方关系。一是对朱某进行批评教育,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希望她转变观念,走上正确的人生之路;二是对老朱提出建议,建议他平时多与朱某沟通谈心,多关心她的生活情况,而不是一味指责,让她感受到家庭温暖。经过不懈努力,两人紧张关系终于趋于缓和。
3.积极联络开展临时救助。朱某家庭经济条件较为困难,平日仅靠老朱每月低保费度日,无其他正当生活来源。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镇司法所积极对接民政部门,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提供对其救助保障,并多次在节假日前期上门捐赠慰问品。
4.积极开展心理矫治。镇司法所多次联合具有心理矫治资质的社工对朱某进行心理治疗,帮助其扭转错位扭曲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克服破罐破摔、自暴自弃等不良心理,从而使其重拾自信,阳光面对人生之路。
(三)结合实际情况,有的放矢解决就学问题
朱某初中辍学,如能继续就学将有助其健康成长。鉴于此,区矫正中心、司法所多次联系相关教育部门,希望帮助朱某解决就学问题,助其顺利完成初中学业。但原学校考虑到朱某犯罪行为造成的不良社会影响,未同意接纳。
在区矫正中心、司法所的沟通协调下,一位热心公益事业的爱心大姐伸出了援助之手,愿意帮助朱某解决就学问题,并表示将资助朱某学费直至毕业。在朱某就读时,大姐多次以“干妈”身份前往探望,并鼓励她放下包袱、努力学习。
矫正民警和司法所专职干部也多次从崇明前往闵行看望朱某,了解其在新环境中适应状况和学习生活情况,并为其送去家人的嘱咐。渐渐地,朱某的性格越来越开朗,与老朱的关系也越来越融洽,愿意以阳光心态拥抱社会。
【对社区服刑人员依法依政策开展社会适应帮扶取得的效果】
通过一系列的帮扶后,朱某心理稳定、乐观向上,对司法所工作人员信任有加,能主动推心置腹地与工作人员交流沟通,积极参与矫正改造。同时,朱某在学校取得了进步后,都会通过微信主动与大姐、矫正民警和社工分享、交流。目前,朱某已全身心投入学习生活,生活积极规律,对司法所的矫正工作也非常配合。考虑到这些因素,司法所撤销了她重点对象的身份。
【小结(或反思)】
朱某入矫时尚未成年,心智尚未成熟,敏感、易冲动,具有较强的逆反心理。同时受家庭条件、文化素质、生活环境、个人阅历等因素的限制,她分辨是非、抵制诱惑的能力相对较差。在社区矫正过程中,矫正小组和志愿者积极开展适应性帮扶,给予朱某关心帮助,助其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化解其叛逆心理,帮助她重树生活信心。另外,矫正小组和志愿者善于抓住细节,以求学为切入点,加以正确引导,并积极整合社会资源,联合社会上爱心人士共同开展适应性帮扶,切实帮助她矫治人生之路、重归社会大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