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社区矫正对象王某依法实施社区矫正
- 案例时间:
- 浏览量:0
- 案例编号:SXJSSSJ1566529914
- 案例类型:对社区服刑人员依法实施社区矫正
对社区矫正对象王某依法实施社区矫正
案例内容
【社区服刑人员基本情况】
王某,男,1990年1月出生,户籍地、居住地均为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2015年7月,因犯交通肇事罪被山西省晋城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三年。缓刑考验期自2015年7月7日起至2018年7月6日止。
【对社区服刑人员接收入矫情况】
(一)开展调查评估情况
县司法局收到法院委托调查评估函后,立即联系其居住地所在司法所协助开展调查。县司法局通过走访社区矫正对象本人、亲属、邻居和所在村委、派出所,了解社区矫正对象的居所情况、家庭和社会关系情况、一贯表现、认罪态度、社会影响等方面情况,综合邻居、所在村委、派出所和司法所的意见,形成调查评估意见,送达法院。
(二)报到接收手续情况
2015年7月10日,王某到县司法局报到,县司法局核实了相关法律文书,对其办理了登记接收手续。先后通过报到登记、信息采集、心理测评、手机定位、教育谈话、告知报到等环节,告知其在三日内到居住地司法所报到。同日,王某到司法所报到。司法所办理了相关接收手续,负责对其社区矫正期间日常管理。
(三)组织宣告情况
为给王某上好接受社区矫正的第一课,司法所组织王某亲属、志愿者、所在村调委主任等矫正小组成员在司法所对其举行了入矫宣告仪式。通过向王某宣告裁决书、执行通知书等有关法律文书的内容,让其明确社区矫正期限和社区矫正对象身份。宣告了有关认罪服法、遵纪守法、报到、社区服务、请假等方面社区矫正对象应遵守的规定及违反规定的法律后果,强化其接受司法行政机关的矫正教育的自觉性。宣告了社区矫正对象王某依法享有的权利和被限制行使的权利,矫正小组人员组成及职责等有关事项。
(四)建立矫正小组情况
司法所为其确定了由司法所长、村调委主任、村党员、其妻子等组成的矫正小组,并在司法所办公室召开了矫正小组成员会议,签订了矫正责任书,确保各项矫正措施落实。小组成员各司其职,坚持监督管理与教育帮助相结合,确保矫正工作顺利进行。
【对社区服刑人员实施监督管理、教育矫正和社会适应性帮扶措施情况】
(一)入矫初期,针对其存在问题,制定矫正方案,实施监督管理、教育矫正和社会适应性帮扶措施情况
王某由于一时冲动犯了罪,内心充满了自责,觉得在众人面前“抬不起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一直躲在家里,不敢出门,害怕与人交往,更不用说参加正常的社会活动了,整日郁郁寡欢,表现出明显的自闭症状。为此,司法所加强了对王某的法律常识的教育,指导他学习了《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交通安全法》等一些重要的法律法规,纠正了他思想上的一些错误认识,使其深刻理解到自己行为的危害性,增强接受社区矫正的自觉性。
(二)入矫中期,针对入矫初期表现,调整措施对其实施监督管理、教育矫正和社会适应性帮扶措施情况
在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积极引导下,在家人的全力支持配合下,王某慢慢消除了心理的阴霾,开始正常的社会交往。他表示:在司法所的教育引导下,一定忘掉过去,以积极健康的姿态投入到新的生活中去,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以实际行动回报家人及社会对他的关爱。
(三)矫正末期,针对其表现实施监督管理、教育矫正和社会适应性帮扶措施情况
通过加强教育引导,王某自觉遵守社区矫正的规定,按时进行电话汇报、思想汇报,积极向司法所汇报自己的思想及生活状况,认真参加集中教育,努力自学有关法律法规,在公益劳动中,表现积极。
(四)通过实施监督管理、教育矫正和社会适应性帮扶措施取得的矫正效果
司法所结合实际,及时调整矫正方案,通过所在村委会、派出所等多方协同合作,巩固教育矫正成果。通过一段时间的教育矫正后,王某的精神状态有了很大改变,走出家门,重新走向工作岗位,取得了明显效果。
【社区矫正期满,对其依法解除社区矫正情况】
(一)组织解除社区矫正宣告情况
2018年7月6日,司法所组织矫正小组成员对王某进行解除社区矫正宣告。宣告仪式由司法所所长主持,首先向社区矫正对象王某宣读了解除社区矫正宣告书,宣告其接受社区矫正期间表现的鉴定意见;其次宣告解除矫正后,纳入安置帮教。
(二)发放解除社区矫正证明书情况
2018年7月6日,解矫宣告仪式结束后,该司法所所长现场向王某发放了解除社区矫正证明书,王某当场签收。
(三)按规定将解除社区矫正通知书送达、抄送有关部门情况
2018年7月6日,对社区矫正对象王某的解矫宣告仪式结束后,司法所按照规定的程序,将王某解除社区矫正情况上报沁水县司法局。县司法局将解除社区矫正通知书送达县人民法院、县人民检察院和县公安局。
(四)将解除社区矫正后的社区矫正对象转入安置帮教情况
社区矫正对象王某解矫后纳入一般安置帮教对象,司法所告知其安置帮教期限,依法对其建立了安置帮教档案,建立了帮教小组,帮助其尽快回归社会。
【小结(或反思)】
在本案例中,司法所通过制定有针对性的矫正方案,充分发挥矫正小组作用,认真细致开展工作,加强教育引导,使社区矫正对象消除不良心理,更好融入社会,成为守法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