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 > 社区矫正工作

对社区服刑人员马某依法实施教育矫正案例

  • 案例时间:2018-04-06 00:00:00
  •  浏览量:0
  • 案例编号:QHSJJZ1528074898
  • 案例类型:对社区服刑人员依法实施教育矫正案例

对社区服刑人员马某依法实施教育矫正案例

分享
案例内容
【社区服刑人员基本情况】

社区服刑人员马某,男,初中文化,因抢劫罪于2017年9月13日被西宁市城中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十一个月,缓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3000元。社区矫正期限为自2017年9月26日至2020年9月25日止。

马某性格孤僻固执,初中还未毕业就已流窜社会,并结交了不少不良少年。他的家庭很贫困,这让他自卑又仇视社会,缺乏与人沟通加上法律意识淡薄,使他最终伙同“朋友”实施了抢劫行为。

【对社区服刑人员依法实施教育矫正情况】

社区服刑人员马某在其父亲的陪同下到司法所报到,工作人员对他的印象很深刻,当时他眼睛里不自觉地流露出一种冷漠、怀疑、敌视的目光。当询问他话时,他也默不作声,都是他的父亲代他回答。工作人员意识到需要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在社区矫正实践工作中发现:社区服刑人员往往因自身犯罪带来的工作与家庭变故、亲人的冷落、社区服刑的压力、犯罪的内疚感、对社区服刑的不适应等因素,都会引起其心理问题,对这些心理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矫正,不仅不利于对他们的矫正和转化,还会影响到其情绪和行为,有的甚至还可能引发一些不良的突发事件,从而影响矫正管理的顺利实施。

针对马某的情况,工作人员与其平等对话。通过为其提供心理疏导,倾听心声,全面了解他的心理活动,让他的情绪得到宣泄,释放心理压力,缓解心理矛盾。马某从最初的只是听不说话到态度慢慢的转变也开始简单的聊几句。这种以谈家常的形式在自由轻松的气氛下进行让马某与工作人员有了进一步的接触、谈话,初步消除了他是罪犯面受训斥、歧视的顾虑,让其感受到社区矫正工作人性化管理的模式,消除其抵触情绪,心甘情愿接受社区矫正。工作人员针对性的对其制定了矫正方案:

1、按照社区矫正管理规定要求其每月定期参加劳动;每月上交思想汇报;定期对其进行走访;统一组织学习了《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刑法》等重要的法律法规等措施了解、掌握该对象的表现和实际情况,督促其遵纪守法、遵守矫正规定。

2、成立由家人、村委委员组成的监管帮教小组。借助亲情的力量加强帮教效果。如果发现对象在生活中存在难题,矫正机构在职责范围内积极帮其解决问题,帮助对象适应社会。

3、注重心理疏导,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通过对其主观心态上的纠正,从主观方面尽量降低再犯的可能性。同时本着尊重他、接纳他、关心他的工作理念,让他消散对社会的仇视心理,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告诉他他的人生还很长,一定要走对方向。并对其采用个别谈话教育的方式进行心理辅导,通过谈话,了解服刑人员个人成长、发展中的问题,现实生活状况、人际关系中的问题以及生活态度,做好服刑人员的资料收集、整理工作。

4、就业引导与扶持,鼓励他自食其力。

对其提供就业帮扶,帮助其到劳动保障部门查找合适的空岗职位,帮助其适应社会、再社会化,则能使上述效果长时间的保持下去,达到矫正的根本目的。

【对社区服刑人员依法实施教育矫正取得的效果】

通过一段时间的思想教育、心理疏导和行为指导后,马某的精神状态有了很大的改观。不仅能按时签到,而且主动要求司法所工作人员为他安排公益劳动,开始定期来所学习,定期写思想汇报,每周进行电话汇报。

通过沟通交流马某说想好好工作,好好挣钱,他的家庭很贫困,他要自食其力,报答父母。工作人员对他的想法很是支持,并鼓励他一步一步地努力,于是工作人员和马某一起留意县城区内的各个招聘信息,期间虽然辗转换了几份工作,最终马某还是觉得做一个外卖员很适合自己,他也很努力,工作效率很高,有时候一天要接50个左右的外卖单,但是他说他不觉得太辛苦,每天过的很充实。短短半年的时间,很难想象那个充满对社会敌视的莽撞小伙能改变这么显著。现在的小马不仅多次表示要认真改造,争取早日回归社会,还在各方面都表现积极,积极参加司法所组织的各种活动,吃苦耐劳,表现良好。

【小结(或反思)】

1、要尊重社区服刑人员人格,平等对待。社区服刑人员心理大多较敏感,有自卑、自闭心理等,平等对待易于使社区服刑人员放松心里戒备,才能更好的进行沟通。

2、社区矫正要以人为本,人性化管理。每个服刑人员的情况各异,要全面掌握服刑人员的家庭、生活及工作情况,制定针对性的矫正方案,坚持以人为本,以情感人的原则,尽可能为服刑人员排忧解难;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资源,灵活的形式,调动服刑人员的积极性,提高服刑人员适应社会,自谋出路的能力,使他们早日回归社会。

3、从工作掌握的实际情况来看,社区服刑人员往往也是心理问题的高发人群。通过为服刑人员提供心理疏导,让他认识到犯罪的根源,认识到犯罪是应受到法律制裁的。同时也让服刑人员了解到他们虽然犯了罪但社会并没有因此抛弃他,前途也不是一片黑暗,周围的人都会关心、帮助他。通过心理疏导矫正其错误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同时帮助服刑人员重新找准自己的社会位置,让他彻底告别过去的不良生活,重树信心,重塑其健全的人格,有效地预防服刑人员重新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