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 > 社区矫正工作

对社区服刑人员范某依法实施教育矫正

  • 案例时间:
  •  浏览量:0
  • 案例编号:SDSJJZ1514362945
  • 案例类型:对社区服刑人员依法实施教育矫正案例

对社区服刑人员范某依法实施教育矫正

分享
案例内容
【社区服刑人员基本情况】

范某(化名),女,1963年5月生,汉族,户籍地和居住地均为湖南省隆回县。 2017年3月,被湖南省隆回人民法院以赌博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一万元人民币。

2017年3月22日,范某在其丈夫的陪同下到司法所报到,接受社区矫正。范某入矫后,思想负担较重,觉得自己对不起家人,也给孩子带来了负面影响,对周围邻居的评价比较敏感,对生活茫然,法治意识不强,虽认罚,但内心认罪意识不够。

【对社区服刑人员依法实施教育矫正情况】

(一)接收社区服刑人员后,对其开展的集中性认罪服法及法治、道德、政策、警示教育情况

司法所接收社区服刑人员范某后,及时组织村支两委干部,范某的丈夫等矫正小组成员对其进行入矫宣告,强调社区矫正相关制度,包括每月报到的时间、集中学习、参加公益劳动、进行社区矫正行为规范化训练、手机轨迹定位等。在由司法所工作人员、村支部书记、村主任、范某丈夫组成社区矫正小组的基础上吸收村妇女主任为社区矫正小组成员,对其进行监督,帮助。

(二)对其开展针对性的个别谈话教育、个案矫正情况

矫正初期,范某情绪比较低落,对司法所的管理也比较抗拒,报到有迟到现象,或者在完成各项学习、行为规范化训练和劳动中比较懈怠,为消除其自卑侥幸心理,工作人员建议村支两委干部对范某的案情适当保密,对其多些宽容、关怀,劝导范某的丈夫对其鼓励和陪伴,促进建立起包容和谐的家庭关系,借助各方面的力量消除心理适应障碍,加强矫正效果。

范某入矫后,根据综合评估分析情况对其制定矫正方案,确定矫正工作重点:一、进行心理疏导和依法监督管理,帮助其康复心理、健全人格,适应社会生活。二、对其开展针对性的法制教育,使其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属于犯罪并对社会产生了危害的同时,强化其学法守法意识,防止其因不懂法而犯法的现象再发生。三、进行个别谈话教育,了解其工作、生活情况,并适时调整教育矫正方案。实施效果达到后,根据具体情况,将矫正工作的重点调整为:对范某进行就业指导,范某在亲戚帮助下,在家进行一些箱包零件加工,按件获得劳动报酬,在照顾就读的孩子的同时,每月也有收入。

(三)根据工作实际并结合社区服刑人员特点,组织其参加社区服务情况

范某已年过50,常年在家带养小孩,身体状况较弱,为此,司法所组织范某参加力所能及的社区服务,培养其正确的劳动观念,增进与他人的沟通交流,在社区服务中得到思想上的升华,从而重塑自我,重新获得了社区群众的认可和信任。

(四)根据社区服刑人员本人的心理状态、行为特点等,实施的心理健康辅导、心理咨询、心理危机干预等情况

对范某进行心理问卷测评,并针对性开展心理辅导,帮助她树立生活信心。本着保密、尊重、接纳、关心的原则,与范某进行平等、自然的沟通交流,让她感受到社区矫正工作者能够理解她的压力、痛苦、处境和行为,是真心帮助她,让她对司法所产生信任。同时,司法所工作人员对范某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与治疗、心理预测等一系列活动,帮助她释放不良情绪,消除自卑感,消除融入社会的心理障碍,恢复心理健康,正确面对处境和困难,从而能够勇敢地走出家门,走向社会。

(五)矫正小组成员协助社区矫正机构(司法所)对社区服刑人员开展教育情况

建立起司法所工作人员、村支两委、村妇女主任、社区服刑人员家属为成员的矫正小组,对范某实施全方位教育矫正。切实落实入矫宣告、定期报告、外出请假制度,通过手机定位、定期走访、集中教育、社区服务等日常监管措施,准确掌握范某的思想动态和现实表现。进行日常考核,每月将评分结果告知本人,通过评语、加分、表扬、升级等肯定范某的表现,平复其无用感及挫败感,鼓励其正视和肯定自己,促进其思想和行为的转变。

(六)社会力量参与对社区服刑人员教育情况


引入社会力量加强对其教育引导,促进融入社会。采取个别教育和集中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有计划地对范某进行法律常识、公民道德、时事政治等教育学习,帮助其增强法制观念,提高道德修养和抑制不良欲望的自制能力。

【对社区服刑人员依法实施教育矫正取得的效果】

通过社区矫正,范某深受教育和触动,自卑心理消除,法律意识增强,心灵得到净化,性格沉稳平和,重振了精神,重塑了信心。范某认真认罪悔罪,严格遵守社区矫正规定,自我控制力和现实表现良好。她积极面对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难,诚实守信,依靠自己的劳动重新获得自信,赢得了他人的好评和社会的尊重。

【小结(或反思)】

本案中,司法所根据范某的情况,立足监管、教育、帮扶,以人为本,因势利导,循序渐进。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专业人员的作用,在规范日常监管、加强教育引导的同时,给予社区服刑人员充分的理解、必要的尊重、适度的关怀和真诚的帮助,让其恢复健康心理,以积极的态度接受社区矫正,以正确的心态融入社会。同时,紧紧依靠社会力量进行社会适应性帮扶,支持引导就业,帮助社区服刑人员走出生活困境,实现自我价值,积极承担起家庭和社会责任,顺利回归社会,充分展现了社区矫正教育人、改造人的优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