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医学院司法鉴定中心对疑似脑梗死患者血液毒(药)物成分进行法医毒物鉴定案例
- 案例时间:2018-12-19 00:00:00
- 浏览量:0
- 案例编号:SDSJYW1524109715
- 案例类型:司法鉴定出庭作证案例
【案情简介】
肖某,男,55岁,曾于2016年下半年开始接触鼠药,约2017年5月脱离接触。2017年10月31日因5天前出现牙龈渗血,3天前出现血尿入院就诊,检查凝血功能明显异常,门诊以“凝血功能障碍”收住院,经治疗后出院。2018年1月15日晚再次入院,病历记录:6小时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言语不能,伴饮水呛咳及吞咽困难,伴口角流涎,自觉有呼吸费力,有胸闷,症状呈持续性,门诊以怀疑“脑梗死”收住院,入院后反复出现语言障碍等症状。对其送检血液进行常见毒(药)物成分分析。
【鉴定过程】
1、肖某血液检材1份(编号:济医司鉴 [XXX]毒鉴字-XXXX),约10mL血液,颜色暗红,包装无渗漏,无明显凝块。
2、采用液液萃取法处理该检材,以烯丙异丙基巴比妥和SKF525A为内标,分别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进行分析,结果出现溴鼠灵的特征性色谱峰和特征离子对,未见其他常见毒(药)物成分。
【分析说明】
溴鼠灵,又名大隆,是长效超华法林类抗凝血杀鼠剂,相对分子量532,属于第二代抗凝血杀鼠剂,属香豆毒类,为高毒杀鼠剂,毒理作用主要是阻碍凝血酶原的合成,提高毛细血管通透性和脆性,损害微血管,导致大出血而死亡。文献报道,溴鼠灵在血液的半衰期为56d,全部排出时间可达209d。其长效作用机制是:(1)与维生素K1-2,3环氧化物还原酶有极强的亲和力;(2)从多靶点阻断维生素K1-2,3环氧化物合成循环;(3)肝脏蓄积;(4)因其高脂溶性和肠肝循环而获得较长的生物半衰期。因其只影响新合成的凝血因子,故只有当血液循环中已合成的凝血因子浓度下降时才出现出血倾向,中毒后经过一段时间才有出血发生,且急性中毒临床症状持续时间长,与本案被鉴定人情况相符。急性溴鼠灵轻度中毒者易继发凝血功能障碍,需长期治疗并定期复查凝血功能,应嘱咐患者定期来院复查并治疗。
本案被鉴定人曾长期接触多种鼠药,经询问办案民警,肖某亦出现抗凝血类杀鼠剂的临床中毒症状。采用液液萃取法处理该检材,以烯丙异丙基巴比妥与SKF525A为酸碱性内标添加到样品中,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进行分析,未检出常见毒药物成分分析,后运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负离子模式)进行分析,结果出现溴鼠灵及内标烯丙异丙基巴比妥的特征性色谱峰和特征离子对,见图1。空白血液添加内标作阴性对照见图2,溴鼠灵出峰时间处无干扰。溴鼠灵标准溶液添加血样作阳性对照见图3,将检材分析结果与标准品添加到血液中同法处理进样对比,离子对与离子丰度一致,未见其他常见毒(药)物成分。
【鉴定意见】
从送检血液检材中检出溴鼠灵成分,未检出其他常见毒(药)物成分。